假如我又遇到你,
時隔多年,
我該如何致意,
沉默,
還是眼淚。
一直到最后,我依然愛你。
正如你對我情深,始終如一。
生命的良辰,你與我同享,苦難就留給我一人。
表白這愛情,它已成為虛幻。
你我已無緣再續前歡。
你那永不泯滅的深情,
通過那幽暗而可怕的永恒。
重回我的心間,你已葬的愛情勝過一切。
只除了,愛情活著的歲月。
? ? ? ? ? ? ? ? ? ? ? ? ? ? ? ? ? ? ? ? ----致前任
因為喜歡奶茶劉若英,也喜歡《后來》這首歌,于是五一買了兩張《后來的我們》的電影票,跟朋友一起去看看這部與前任有關的電影。
去年大火的《前任3》,沒有看。
其實心理有點排斥看這種與前任有關的題材的電影。
畢竟每個人心里有道疤。
回到故事本身,電影講了兩個北漂青年的十年愛情故事,林見清和方小曉。他們從坐上北京的火車,一起北漂,到一去一留,十年后再相逢。從朋友到戀人,從戀人回到朋友。
其實我并不太喜歡這個故事,這可能跟自己的感情經歷有關系,沒有太多故事的共鳴。兩個年輕人一起在北京打拼,然后走散。男生因為失去了自己最愛的女孩,然后臥薪嘗膽,走上了事業的巔峰,而女生懷抱著嫁給有錢人的夢想,不斷地將自己的未來寄托在男人身上,離開了給不了自己明天的這個愛她的男孩。最終她也并沒有如愿獲得自己想要的幸福。仍然掙扎地過著自己平凡的生活。
我不喜歡這樣的故事情節,如果可以,我希望是《愛樂之城》的故事結局,男生和女生都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自己想要的事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再回首那曾經相濡以沫的歲月,一個眼眸流轉,深情竟在其中。偶然回味,亦如昨日。但是更珍惜當下的自己,故事的結局,我們都各自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再并肩,各自奔波。
《后來的我們》電影的故事開始于2007年的北京,方小曉和林見清有個共同的名字,北漂。
兩個人蝸居在沒有空調的地下室里,住的是沒暖氣的小房間,為了生活暫時放棄夢想,去擺地攤、送快遞,一次又一次地搬家,一次又一次被生活碾壓得傷痕累累,就像那些現實中的北漂們一樣。
他們是如此不同,又如此相同。他們都如此熱情而心懷夢想。
他們一起在北京冬天的街頭等車被凍成冰塊,也一起歡天喜地地布置過自己的小窩,他們天生一對,似乎沒有什么可以把他們分開。
可時間,還是把他們分開了。
所有天下有緣無份的情侶,分開的理由有千千萬。而大多數分開的理由根源可能是因為“男女思維的典型錯位”。
在愛情里,女性更在意戀愛的“過程”:我希望你是最愛我的,只要你有足夠的誠心和愛,人生這條路我陪你走到底。
而在愛情里,大多數男性更在意的是“結果”:我能不能兌現當初許下的諾言。男生總把年輕時自己的欲望想象成對他人的愛,愛小曉,要努力奮斗為她買房。而面對失敗,面對眼前這個陪著我吃苦的女孩子,會自問自己能否給她,她想要的未來?如果給不了,那我就應該選擇放手。
在愛情里,方小曉需要見清有更多的努力,才敢繼續投入。也許方小曉內心深處一直期待著北京的大房子和體面的生活,但是她內心更渴望的是見清能和他一起共同奮斗的心。而見清卻在自己的失敗中選擇了逃避和拒絕。
而見清的心魔是:害怕失敗,一旦失敗,他就會失去一切,他不想小曉看到自己失敗的一面,但是又無力掩藏自己失敗的沮喪。于是假裝游戲人間,讓方小曉對他徹底失望,然后離開他。與其讓愛人看到自己的失敗和懦弱,不如讓這段感情夭折,也好過最后感情變成廢墟。
于是,兩個人從此錯過,不再相逢,而再見面,已是十年之后。
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而我們總在失去之后,才發現原來那份感情是多么的刻骨銘心。
許多人總是不明白,怎么走著走著,明明那么深愛的兩個人說散就散了?
或許每個人都遇見過這樣一個人吧,就像小曉遇到了見清,他和你一起抵抗過無數的寒冬,互相取暖,最后卻沒有出現在你的明天里。
我們只是用各自的青春和熱愛,教會彼此如何去愛另一個人。
多可惜啊,為什么就不能是你和他?
我們還要錯過多少人,經歷多少離別才學會用彼此喜歡的方式愛對方呢。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感情有四個心理階段:共存——反依賴——獨立——共生。
共存,也就是熱戀期。
熱戀期間的情侶,彼此的溫度可以戰勝一切寒冬。他們常常習慣性的忽略對方身上的缺點,只注意對方的優點。
跨過了熱戀的甜蜜期,隨著身體荷爾蒙的下降,兩人你儂我儂的感情狀態不會永遠繼續。
反依賴期
兩個人感情穩定之后,感情就會過度到反依賴的階段,至少會有一方會想多要一些自己時間和空間,理想和抱負。
比如小曉曾經一心想要找在大城市有房的本地人,通過嫁人實現階級晉升,雖然和見清在一起,但實現階層晉升的心從未變過。而此時的見清無法給出小曉想要的未來,于是,兩個人的心就難免越拉越遠。
獨立,也就是獨立期。
在這個階段雙方都開始需要更多的獨立空間,而溝通往往是這階段最重要的。
很多人問,見清最后為什么不上地鐵?當然是因為他覺得小曉嫌自己窮,可是他為什么要這么想?因為在愛情最重要的階段,他們都不知道對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第四個階段,是共生。
順利地度過愛情的前3個階段,接下來才能真正做到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縱然白發蒼蒼,仍然恩愛如初。
因為你們之間新的相處之道已經成形,更因為你們已經找到了共同的人生。
大多半路拋錨的愛情,都輸在第二或者第三階段。就像小曉和見清一樣,從熱戀的情人變成生活的伴侶,他們在這個轉變中,敗給了生活。
所以一份感情,應該像藤蔓一樣,有足夠的韌性。這份韌性,就是在兩個人都迷茫、彷徨,對未來絕望的時候,還能真正的分享內心的感受,彼此理解,彼此疼惜。
只有相濡以沫,你們的愛情才能抵過這漫長歲月的蹉跎。
歲月實在太過漫長,漫長到讓你足夠忘記一個人,再遇見更合適的人。
可有些愛情,又實在太過堅韌,堅韌到抵御住歲月,讓那兩個人始終念念不忘。
我是辰辰思密達,我用文字記錄我和這個世界的變化。
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記得給我留言或者點贊
也可以把你的問題寫在下面的評論區
更多相關的文章記得去我的主頁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