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部劇到現在為止已經播了48集,我也看了48集。聽說此劇共有75集,也就是說還有25集沒播,可是我已經不想看下去了。
吳聘活著的時候,我們感覺不到他的魅力,覺得他也就有與周瑩談談情、說說愛的功力,甚至還有點嫌棄他能力不夠,因為吳家那段時間的不順都是他的“善心”所造成。
他的善良是好的,但是因為善良而給家庭帶來災難那就是愚蠢的善良了。
這是他活著的時候我對他的看法,可是他死后,我才發現原來此劇的最大看點也就是吳聘,也就是他與周瑩那種相濡以沫的愛情了。
他死的那一集,我整整哭了一整天,誰知道,后來更加難過,只要一提起吳聘,眼淚就情不自禁地流。我甚至認為,吳聘的死讓此劇達到了高潮,此后就一直疲軟,處于有時間就看兩眼,沒時間就不看的地步,沒什么能夠抓住人心的劇情了。
/2/
更讓我覺得可笑的是編劇竟然安排死板、被封建思想緊緊束縛的趙白石喜歡周瑩,至此,除了杜明禮,幾乎與周瑩有過接觸的男子都傾慕她,這真是比偶像劇還偶像劇,比生拉硬拽還牽強了。
我們來分析一下,吳聘、沈星移、圖爾丹、趙白石、王世均都喜歡周瑩,吳聘不用說了,周瑩關鍵時刻“犧牲”自己“救”了吳聘的命,兩個人誤打誤撞成為夫妻,互相傾慕也是應該。
而對沈星移來說,周瑩本是他家的丫頭,因為與別人不一樣,且能給他帶來不一樣的快樂,所以對周瑩一直未放棄也在情理之中。
有這樣兩個男人死死守護著周瑩已是完美不過了,可是編劇還要安排圖爾丹和趙白石喜歡周瑩,這就有點兒故意為之的嫌疑了。
電視劇是戲劇,有藝術加工的成分,但是若過于夸大其偶然性就容易讓人出戲。圖爾丹是迪化的大財主,什么樣的姑娘尋不到,非要帶著一大箱黃金到涇陽去向周瑩求婚。
我對此有太多疑問。首先,帶著那么多黃金走那么遠的路是否安全,圖爾丹帶了幾個隨從,但是也抵不過打劫截貨的啊,他是在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啊,劇情太不真實。
其次是我并不認為人與人會在短時間內產生感情,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喜歡是需要經歷一些事情的,不是發生一點兒矛盾、喝一頓酒就可以產生感情的。
如果說圖爾丹喜歡周瑩還可以理解,那么趙白石也喜歡周瑩真的是畫蛇添足了,也許現實中真的會出現這種戲碼,不,不會出現,感覺不真實,且有點過了。
周瑩身上是有吸引人的地方,但是當所有男人都開始圍著她轉,且茶飯不思的時候,就太假了。而且讓人感覺整部劇都是為一個主角設置的,太戲謔,感覺不到誠意。
/3/
編劇之所以這么做,其實很好理解,無非就是為了推動劇情的發展,畢竟70多集的電視劇不能老是重復之前的劇情,需要有人離開,有人變好,有人變壞。
很奇怪的是,劇情的發展加入的人很少,現在很多電視劇都是在節省成本,總想讓幾個演員撐起70多集,可能是演員的片酬實在太貴了,用不起。
比如此劇杜明禮和查坤兩個人把所有的壞事做盡,只要一有不好的事情發生,絕對是他倆在背后搗鬼,殺死沈月生的是他倆,逼死吳蔚文的是他倆,毒死吳聘的也是他倆,逼死胡志存的也是他倆。
不用猜,只要有壞事情發生,絕對是他倆,是不是感覺很無聊?而且算來算去,所有的故事都發生在周瑩、二爺、四爺、沈家、胡詠梅、杜明禮這些人之間,劇組真的是要把這些人所拿的片酬都要掙回來啊。
我覺得吳聘死后,整部劇都非常暗淡,劇情在達到高潮之后,一直在斷斷續續、百無聊賴地繼續著,讓看劇的人也覺得棄之可惜,不棄又覺得浪費時間。
/4/
再說回趙白石愛慕周瑩這件事。
當所有男人都把目光集聚在周瑩身上,總覺得有點不正常。難道劇中就沒有其他女人了嗎?比如吳漪,也挑不出什么錯,生于富貴之家,知書達理,做的一手好菜,實在想不出被趙白石拒絕的理由啊。
而且趙白石心中明知與周瑩那是不可能的,她是東院的寡婦,他是深受孔孟禮儀思想束縛的古板文人,雖然一起經歷了一些事情,他對她欣賞可以理解,但是說到喜歡那就有點兒故意了。
趙白石對周瑩僅多是欣賞,上升不到情侶。不是一類人。
若趙白石與吳漪成為一對,而與周瑩成為哥們兒,周瑩還是吳漪的嫂子,這才合情合理。
也許是從大學時看韓劇到現在看過太多電視劇了,所以對劇情總是有諸般挑剔,而且我也不是那個青春期沉迷劇情無法自拔的人了,所以總是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如果集數減到50集左右,每個人物形象更真實一點兒,可能這部劇就可以成為年度最佳了。
當然,一切都只是個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