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來了,大家都沉浸在祖國母親生日(七天長假)的歡樂中。一周前我身邊的所有人都在討論國慶要去哪里玩,要干什么事情,我也不能例外。
我不想回家看海(希望臺風已經過去了),也不打算離開南京——都是看人頭去哪里不是看呢。想去因為太遠所以一直沒去的中山陵;想去因為題材太過沉重而不敢前往的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想去經常路過卻總是錯過的南京大大小小的博物館……
暑假的時候做了一個社會實踐,是調查南京的名人故居,我和同學一起跑了市區里頭大大小小近二十個地方,也因此能體會到南京的幾分韻味。南京,雖為六朝古都,但現在的卻是依然還是那個民國的南京。不說總統府,中山陵,南京有“半部民國史”的頤和路,梅園新村,付厚崗……隨意行走在市區,街邊不起眼的房屋門口都掛著近現代重要建筑的牌子。那些坐落在老街區的,用著南京傳統青磚和黃色磨面的,多是爺爺輩甚至更早之前留下來的老房子。
之前來到南京上學,想的只是學校和專業,是江浙滬,并沒有非常認真的去了解過這里。來的第一年覺得南京的氣候委實不大友好——七八月極熱,九十月涼爽宜人,十一月到二月又凍的嚇人,還沒有暖氣,春天全城又開始被鋪天蓋地的梧桐毛毛占領,有一段時間還會飄柳絮(有過敏的人估計會很痛苦)。但是待到現在,又覺得南京有著福州沒有的人文氣息,老城每一處都透露著時間的痕跡。
南京人也熱情,我在南京街頭請求幫助鮮少有被拒絕的。不斤斤計較,利索,豪爽,是我身邊南京人的特點,說起“南京大蘿卜”這個名聲,他們也都是認下了的。
要說南京有什么辜負了我的期望的話,那大概是著名的南京咸水鴨。南京人愛吃鴨,鴨血粉絲,咸水鴨,烤鴨,桂花鴨……街邊隨處可以見到鴨血粉絲湯的招牌(大概和沙縣在福建的普及度相當)。有名的咸水鴨店也有好幾家,我不敢說全都吃過,但是吃了幾次,確實覺得沒有家門口對面的店做的好吃,也有可能是不適合我的口味吧。
寫到這里,突然有點想吃福州楊南路的道口燒雞。
我餓了。
2016.10.2
雖然已經過了零點,這篇也算是2號寫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