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是每天要做的事情,也是我們表達自己的重要方式,這個看似簡單且重復的動作卻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們的現狀甚至是命運。我從<<所謂會說話,就是會換位思考:學習做一個溫暖有趣的人>>總結出30條實用語錄,愿它能幫你成為一個更會說話的人。
1.寒暄閑聊不是浪費時間與精力,而是了解對方信息的契機。看似沒有什么具體內容的寒暄,是在鼓勵對方介紹自己,以便我們更了解對方。
2.與不熟悉的人過度分享私人生活細節不是親密,而是會讓自己或對方感到尷尬的行為。
3.發表自己的觀點要看情景,不要以為口無遮攔地脫口而出是真誠,涉及需要發表觀點的時候,一定仔細觀察當時的情景和對方的情緒。
4.涉及工作方面的聚會,即使當面稱兄道弟、無不熱情,也不要以為可以像兄弟一樣肆無忌憚地談話,對方有可能是商業競爭對手等。
5.在加入人群之前,去衣帽間或者衛生間里快速地整理一下自己的形象,是十分必要的。
6.面帶自信的微笑,情況就會大不相同。
7.如果你想和別人握手,那就認真去做。
8.抱臂意味著你比較保守拘謹。
9.雙手放在身前并且緊緊抓住你的手包,這會讓你看起來焦慮緊張。
10.站立的時候不要把手插到口袋里,不要岔開雙腿。
11.值得注意的是,將談話的重點重新轉移到對方身上,幾乎每次都會對你們談話的進展有所推動。
12.不要把談話前準備的回答限定在對工作的描述上。
13.博文強識是發掘談資的另一個好辦法。
14.嗯”和“無所謂”被人們票選為英語中最令人惱火的兩個詞。
15.在有些情況下,自我介紹并不是必需的。
16.作為另外一類開場白,不要吝惜你對他人的贊美,尤其是在和女性聊天的時候。
17.如果社交場合真的讓你感到十分緊張的話,給自己制定一個逃跑計劃。
18.類似于問你鄰座的人需不需要面包這樣簡單的交流,都有可能開啟一段對話。
19.在我看來,“我讓你感到無聊了嗎?”或許是一個人在對話中能問出的最糟糕的問題了。
20.那些主導談話的人,或者看起來似乎只能圍繞一個話題大說特說的人,可能是因為他們感到緊張。這種情況下,你做出的友好舉動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你可以把他們說過的話作為跳板,然后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21.別過渡分享:有心事時,我們會走火入魔般地一直談論自己的事情,并且會對此感到十分愧疚,對于這種有過度分享傾向的人,我的建議很簡單:要當心。
22.如果對方開始咕噥“嗯嗯”或者開始戴上耳機,這就意味著或許對方并不是和你一樣那么渴望聊天。
23.學會找出隱藏在話中的線索:有的時候線索隱藏在人們沒有說出口的話中。學會領會別人的暗示是十分有用的。
24.聽和偷聽是兩回事。
25.不論你做什么,不要一直不停地說一些讓在場的人尷尬或者悲傷的事情。
26.對話的精神建立在對對方的觀察上,而不是推翻對方的觀點上。
27.你要問小孩“開放式問題”,也就是不能簡單地用“是”或者“不是”來回答的問題。
28.雖然這聽起來很奇怪,但是在說話的時候微笑會讓你的聲音聽起來更加溫暖。
29.當心輸入預測功能。
30.如果你的記性不太好,你甚至可以在每次午餐之后記些筆記,記下那些你覺得下次見面可能會用到的任何關于對方的細節。
書名:所謂會說話,就是會換位思考:學習做一個溫暖有趣的人
作者:(英)卡洛琳·塔格特
譯者:張馨月
ISBN:978754772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