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1
《孩子,為你自己讀書》摘抄
1.人的氣質由天生,早有定數,是難以輕易改變的,只有讀書才能重新塑造氣質,古代擅長面相的人,都認為讀書可以改變骨相。
2.讀書能夠改變人的一生,不管是內在還是外在。
3.努力讀書的人,才有足夠的勇氣和能力在未來選擇自己想要的一切。
4.讀書改變命運,就是要我們通過讀書去看到更大的世界,去遇見更好的自己。
5.讀書是對人生最好的詮釋,因為讀書能夠豐盈我們的人生。
6.知識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命中。就像一位名人所說的那樣:“當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我吃過很多的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來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成長為我的骨頭和肉,閱讀于心靈來說也是如此。”
7.我們讀書學習,不是為了聽從父母的話,我們在讀書中找到歡樂,找到向往,是為了見到更大的世界,看到更美好的未來。我們要知道,讀書是為了自己,是為了自己的興趣,如果讀書不是為了興趣和發展,那么我們所讀的書就沒有意義了。
優秀的孩子不會為了聽話而讀書
我們知道,一個人做事情的動力有兩種:
一是內在動力;
二是外在動力。
內在動力,源于一個人內心對事物的興趣以及做事之后帶來的喜悅感、成就感,而這種感覺又會增加他對做事本身的興趣,促使他產生愿意做事的自覺沖動。
外在動力,則是由一個人的外部因素刺激所激發的,這種刺激雖然也會讓人產生喜悅感、成就感,但這種感覺卻是有條件的,一旦這種外部因素發生變化,不再對他有吸引力,那么他就會不再愿意繼續做事,甚至會對事情產生厭惡感。
8.對于學習,對于金錢物質獎勵并不能長久,要體會到其中的歡樂和樂趣,只有內在動力來驅動,才能長久。
9.事實上,幾乎沒有一個優秀的孩子是為了聽話而讀書的。就成功而言,一個人的內在動力比外在動力重要得多,內在動力更加強烈和持久。在讀書方面,聽父母的話只是外在動力,讀書的興趣是內在的動力,它可以增加自己的學問,完善自己的道德,使我們最終成為一個對社會、對民族、對國家有用的棟梁之材。
在成長的道路上,父母會為我們付出很多,但是我們要清楚地知道,決定未來命運的,不是父母,而是我們自己。所以我們不能為了聽話而讀書,不能被動地按照父母的意愿去讀書,更不能看目地踏上父母為我們規劃好的人生軌道。只有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