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默認無痛人流廣告滿大街的招搖,卻對性教育的開展遮遮掩掩。
魯迅先生曾說過: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國人的想象惟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
初中生物課本上的一帶而過,高中課本里的照本宣科。我們的父母恥于提及,我們的課堂如避蛇蝎。八零九零后的性教育來源于日本歐美AV、香港三級片、來源于莆田系婦產(chǎn)醫(yī)院的廣告小冊子、來源于渲染過度描寫夸張的影視文學作品。
00后的這一代正處于青春期荷爾蒙最為躁動的年齡,比我們更早接觸網(wǎng)絡,在行為思想更加趨于“早熟”。可性教育依舊止步不前,我們一直在呼吁著,但仍然無法打破性教育長期以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尷尬局面,性教育發(fā)展要遠遠滯后于社會的開放程度。
如今依舊有很多家長,以孩子尚小的借口,羞于提及性教育,幼兒懵懂無知,猥褻性侵幼童屢禁不止,滋生大量不良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猥褻者逍遙法外甚至是變本加厲。
而青春期階段,由于缺乏成年人正確引導下的性嘗試釀造的悲劇屢見不鮮。宿舍產(chǎn)子棄子層出不窮,艾滋病感染者的年齡呈下降趨勢,青少年感染人數(shù)在逐年升高。
等到婚戀階段,家長以為會水到渠成,結(jié)婚之后性知識什么都懂了。
大多數(shù)父母談及“性”如豺狼虎豹,對“性教育”羞于啟齒。無數(shù)悲劇的發(fā)生,家長受害者的剜心之痛,難道,這些還不足以讓我們反思嗎?
在兒童發(fā)展心理學中,生理成熟只是兒童心理發(fā)展的一個必要條件,且非充分條件。
兒童心理的發(fā)展離不開生理的成熟,但把心理發(fā)展的原因完全歸結(jié)為生理成熟,是及為錯誤的生理決定論的觀點。
生理成熟只是為兒童心理的發(fā)展揭開新的可能性,但要使這種可能性變?yōu)楝F(xiàn)實性,還必須通過兒童的對象性、針對性的活動才能完成。
性教育是兒童成長極為重要的一環(huán),甚至是必不可少。
可令人惋惜的是,某所小學開設(shè)相關(guān)的課程,發(fā)放性教育課本,用漫畫形式介紹了生理知識。之后,便有家長舉報投訴。校方為消除負面影響,不得不回收了這些所謂的“大尺度教材”。
北師大主編的《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
這套叢書在低幼階段進行了生殖器官、青春期男女會出現(xiàn)的遺精、月經(jīng)等基本生理知識的科普。
高年級又涉及到了性別平等、性別與權(quán)利、性傾向等社會層面的多元的傾向教育。潛移默化塑造孩子們尊重差異、包容多元的價值觀念。
當然,在配圖,語言描述上面尚且有不足之處。但瑕不掩瑜,這套叢書在性教育教材中足以稱得上是里程碑般的標桿。
明星家長與兒童的綜藝節(jié)目層出不窮,我們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在《爸爸去哪兒》第三季中,夏天的爸爸夏克立的教育,可謂是兒童性教育的典范,這也正是目前的中國教育所缺失的。(夏克立是加拿大人,夏天是加拿大和中國臺北的混血)
例1:軒軒親夏天。
例2:夏天換衣服時,諾一在場。
立場很堅定,給的理由能看出夏克立的情商很高。既不會讓諾一尷尬,很好的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
而與夏克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鄒市明父母。軒軒偷看夏天洗澡,引起了網(wǎng)友的熱議。
夏克立一直在強調(diào):“沒有人可以看吶,大家都不要看。”其他孩子會轉(zhuǎn)身閉眼睛,但只有軒軒依舊在低頭偷看。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最后出來道歉的是夏克立,而軒軒的媽媽冉瑩穎在微博上一系列的舉動讓我詫異不已。
夏克立解釋道歉。
冉瑩穎解釋理由:
1、軒軒怕夏天孤單,關(guān)心姐姐。
2、強調(diào)軒軒只有四歲。
事情出來之后,軒軒父母的第一反應不是道歉并表示今后一定注意。而是用“年齡小”這樣的原因來開脫,是很無力的解釋,也是一次失敗的公關(guān)。
冉瑩穎隨后又發(fā)了一個軒軒和夏天抱在一起玩耍的短視頻。
but!!!
網(wǎng)友總結(jié)重點:
1、孩子一直在聽冉瑩穎的指示。
2、冉瑩穎擺拍。
3、發(fā)小視頻的時間內(nèi)容未免太作秀。
而軒軒在參加節(jié)目之前,也曾有過在幼兒園里親其他的小女孩的行為。幼兒園老師向家長反應,而鄒市明的態(tài)度如下:
軒軒是的確只是一個四歲的孩子,但正因為他是個孩子,更加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我們不愿以最大的惡意揣測軒軒,孩子是無辜的,重點是在大人的教育態(tài)度上。
父母的袒護子心切可以理解,但一味的偏袒只會是錯上加錯。
性教育并不僅僅只是人類的生殖、交媾以及其他方面性行為的教育。它還包括性別教育,性隱私等方方面面。
前有李天一夢鴿之例,我們更愿意把它扼殺在萌芽之中。
我本科專業(yè)是特殊教育,曾在一所市特殊教育學校實習。教過7-9歲之間的自閉癥孩子一段時間。
自閉癥孩子們會無意識地撫摸其生殖器官,無論男孩還是女孩。
大多數(shù)老師們的做法是拍落他們的手,呵斥他們,但收效甚微。如果女老師的衣領(lǐng)開口略大,班里有一個小男孩,眼睛會直勾勾的盯著女老師的胸部,有時候甚至去掀女老師的衣服。
老師也曾向家長反映過,但家長的態(tài)度是,“我家孩子只是想數(shù)老師衣服有多少層。”
當時帶我的老師及其惋惜,自閉癥兒童的青春期特別是男孩子,情緒波動大難以掌控,如果任其發(fā)展,后果不堪設(shè)想。
有一部電影,自閉癥孩子有刻板行為喜歡豹紋的圖案,有一次看到有一個女性穿著豹紋的緊身裙,自閉癥孩子上去就去摸屁股,被周圍群眾當作流氓暴打。(我忘了啥電影來著,好像是韓國電影馬拉松。)
普教的性教育開展已是寸步為艱,又況且小眾的,邊緣化的特教。
比尷尬更可怕的是無知。
因為無知,才會有更多的意外發(fā)生
直到現(xiàn)在,有一次和我媽媽聊天,她淺嘗輒止,耳提面命地說女孩子要自尊自愛。
我啞然失笑,回了她一句:“你就直說別讓我隨便和男生上床就好嘛。”
媽媽當時愕然,場面也一度尷尬。
我知道父母是愛我的,但我希望這種愛不僅僅是言簡意賅的“自尊自愛”。
張北川曾經(jīng)說過:“在我們的性文化里,把生育當作性的目的,把無知當純潔,把愚昧當?shù)滦校哑姰斣瓌t。”
我希望有一天,我們的社會不再暗示著青春期的孩子們:避孕是可恥的,人流是輕松的。
我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孩子可以坦然的面對自我的成長中的性困惑,他們有足夠信任的成年人來帶領(lǐng)他們走過這段迷惘的路。
長大不容易。成長路途上的荊棘叢生,漩渦滿地,我們就那么懵懵懂懂的一路走來。
現(xiàn)在回望,不由得膽怯后怕,
我們都是成長的幸存者。
最后安利給大家一部文藝片《黑處有什么》,懸疑是噱頭,少女性意識的萌發(fā)是主線。
比很多青春片更讓我共鳴。
以上圖片來自網(wǎng)絡,侵權(quán)刪。
文章首發(fā)知乎。
發(fā)布于 2017-08-16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