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仿佛是中國除去春節和國慶最重大的日子。交通管制,鳴笛禁止,天降小雨,空氣都凝重屏息。經歷過多年后,我仍記得那件教室,和比我們都緊張的監考老師。
雖然不知道監考老師升職了沒有
雖然教室都已經被拆了
但我今天不是來感慨韶華易逝的——準確說,不是一個人來感慨的。為了應時應景,安利三部N年前的老劇:《十八歲的天空》,《命運的承諾》,《十七歲不哭》。那時的生活很慢,時間很短,日子很珍貴,故事很緊湊,20多集的敘述足以。帶有校園青春,兼并偶像性質的劇,應該代表了現在很多已離開學校的伙伴們,對高考最青澀的回憶吧。
花里胡哨的宣傳海報,現在已接受不能
回憶0X年的時候,鄙人正小學。不騙人,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才第一次有了人生求學路流程的概念:原來五年級往上還有呢,到初中義務教育結束,到高中國家不會再管你,各憑本事上大學。曾經以為小學畢業后再不用讀書的我猛然間有了對自由生活的憧憬,恰逢大量青春校園類型的劇播出,感覺未來,一切都是美好的。
于是第二年就爆發了非典。
《命運的承若》這部平凡的劇從2002年首播,猜想也可能是95前的人對高考最最最初的印象。說本劇平凡,是因為這部劇展現的是在一個平凡的高中里,五個學生小幫派在高三這一年同學校,新老師和家長們之間的生活、學習、情感方面的平凡瑣事。土里土氣的T恤牛仔褲,教室后面石墨黑板,加上02年的演員都辣么青澀且臉生,有糊又渣的畫面感像極了當年的高三。不過《命運的承諾》在播出后不久,就因為配樂侵權割地賠款再沒有復播過,于是真誠寫實的它真的成了一部無比平凡的劇。
當年年少無知的我總喜歡看著中間坐著的咖啡色T恤男子犯花癡。
至于其中的角色情節只能分配,倒是可以和《十八歲的天空》對比說明:
演員傅彪、唐青:飾演傳統的高中畢業班老師,一個傳統但溫厚,一個傳統且保守。可以參考十八歲天空的校長和喜歡古越濤的辣個女教導主任;
演員吳越:飾演一位年輕開放的新高中老師,就當他是十八歲天空的古越濤吧。順便黑且糊的圖是為了說明懷舊!青澀!懂的哇~
演員劉蕓:對,就是那個《武林外傳》的雌雄雙煞,跟著郭芙蓉的丫環小青。這劇算是劉蕓的演藝起始之路。她飾演一位高三小妞,對,上圖畫圈圈的那個。定位嘛,就當是溫和且懂事兒的女版的石延楓吧;
......
其他人,看圖就好。
這部平凡的劇重要的是情節,是回憶,是青蔥歲月......嗯
十八歲的天空
而《十八歲的天空》,卻是個“騙子劇”
初見的時候,距離十八歲還有幾年光景,單純天真的我什么都信了。人往往在環境的影響下會有不正常的樂觀心態,相信高中會有古怪新潮的帥老師,喜歡體育的美女老師,江湖一般的班級糾紛,桀驁不馴的高富帥男友。劇集第一集的開始,就是小班制教育,新的班級叫做:三年八班。學校美麗,校服也美麗,老師美麗,帥哥美女也美麗。
結果……
惆悵的藍菲琳和眼里帶光的石延楓
高中班主任是個操著一口方言并且笑里藏刀的老男人(是個好老師,真心的),女老師是偏愛班中男生的脫發山東中年婦女,沒有高富帥的男友,桌子也是很多并起來的。
所以,高考我考了兩次
而小班制教育呢?
上初中的時候同一年級就有11個班,每個班人數40-60不等。高中14個班,文理皆有,人數同樣是40-60不等。
呵呵
也是后來才注意到,劇中的人家,住的房子都是有兩層樓的,我家......(手動再見)
和《十八歲的天空》比起來,《十七歲不哭》就是一部太寫實太寫實的作品了。寫實到你看到它年代久遠的渣畫質的時候,會覺得像自己高中的時候架著機器到自己班里拍的。
沒錯,就是這么寫實。
而且,只有十集!是不是很良心!!
《十七歲不哭》講的是一所重點高中里的尖子班里的故事,就好像高中的我們班。不要以為考進這樣的學校這樣的班是一件很牛逼的事情,事實上,開始在這樣的一個環境里生活,恰恰是困惑的開始。每個初中的時候都曾經被眾星捧月的尖子生,都要面臨自己泯然眾人,無人問津,甚至考班里倒數第幾這樣的窘境。小學初中時候昂首挺胸的“班干部”,到了高中卻需要處理更復雜的人際關系,吃力不討好,里外不是人。雖然我們不是人人都像女主角楊宇凌那樣優秀,但是她所遇到的困境卻都是真實的:進入高中學習吃力,人人討厭她的盛氣凌人……但是時間證明一切,最終她還是走出了自己的困境。
忘了說,這部劇的男女主演你們都熟:李晨和郝蕾,你們會驚嘆他倆有過這么嫩的時候,簡直是水靈靈的童男童女啊!
水嫩的李晨
娃娃臉的郝蕾
其實拋開制作的畫面感,描述高考的電視劇情節起伏幾乎都是一樣的。
都是畢業班換了老師,學生們重新分班,環境轉折+理念轉折,以便于新劇情的展開;
都是班上學生在分流派幫派,主演的學生便是這幫派內分子,他們搗亂鬧事,又溫馨暖腎;
都有年輕的新老師和帶來年輕的思想,先被學校和家長嫌棄至自己背上處分,卻最終也和學生們打成一片;
都會偶爾穿插幾個純潔的青春期懵懂情感,學生之間的,學生老師的,老師之間的;
都會偶爾再穿插幾個矛盾,老師和學生的,老師和家長的,學生和家長的,以及新理念和傳統理念的。
……
不出套路
《命運的承諾》帥哥三人組
但是校園青春就是這樣,簡單的事情重復發生,簡單的情感重復演變,經歷過的我們從不覺得套路和枯燥。
畢竟中國高考的學生,能在這段期間發生性行為的幾率太小。
懷孕,墮胎,反而惡心了青春。
在和校園有關的電視劇中,始終保持著一代又一代人的美好向往
即便今日的學校,都變成了家長+老師微信聯動監督機制
即便今日的學生,早熟早戀的年齡都開始下降
即便今日的教育,方式方法都在盡力和時代保持著吻合
但
本質還是一樣的
大范圍有限的人爭奪者小范圍有限的社會資源,就像是每次下班地鐵口出來的摩拜、小黃車、小藍車、甚至公共自行車再多也總不夠用一樣。
學生的負擔其實從來沒有減輕過。
看看今年高考作文就知道了........
更不用說借著學生炒房說事兒的大人(比如前段時間的成都業主事件,惡心至極)
一時間什么樣的事情加上“為了孩子”就可以變得順理成章
電視劇里的向往,再過多久都只能是向往。
最后,想到一句話,想必經過高考的都有所感觸:
你們高考的這幾天,遇到的所有人都是好人,遇到的所有人都可以相信,這幾天整個社會都在為你們服務。但是過了這幾天,好壞是非,都需要你們自己去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