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西藏---孤獨318目錄在此,請戳這里
上一章:騎行西藏—孤獨318(十七)
D42: 邦達鎮—八宿縣? 2016年9月28日
忽如一夜寒雨來,銀裝素裹漫山坡。
昨夜睡覺前一直在下小雨,早上醒來一看窗外,山頂戴上白帽子,下雪啦!心中甚是高興。人為什么會喜歡下雪?也不管它是否會給出行帶來不便。
邦達鎮海拔4100左右,記得初次在4千左右高度睡覺,一夜都沒睡好,心跳的厲害,大口大口的喘氣,總感覺會缺氧致死,現在在這個海拔高度睡覺已經沒有任何問題。
吃過早餐,收拾行囊,悶頭出鎮,越騎越覺得不對勁,路上人煙稀少,不像318那般繁華,況且一路下坡很是順當?昨晚查的路況說的是一出鎮有檢查站,且一路上坡。拿出手機一查地圖,我走到214國道上了,大爺的!我怎么沒看見路標?幸虧走的不遠,急忙掉頭,見一騎友也是貓著腰風塵仆仆往這邊殺來,忙打手勢帶吆喝阻止他繼續在錯誤的道路上一意孤行。重回到鎮上,很容易看到G318,終于走上正道,看到有其他騎友徑直奔向318,只有我們兩個笨瓜走錯,臉面有些過意不去 。
邦達鎮很小,一條街幾百米長,卻是中轉要道,G318和G214在此匯合,小鎮廣場上停著不少外地車輛,早餐店鋪也大都聚集著許多穿沖鋒衣的家伙,小鎮人氣甚旺。
剛出邦達鎮,遇到進藏的第四個檢查站,不管是騎車的還是開車的,每個人都要登記,登記的隊伍都快排到邦達鎮了。在國內騎行,還從未見到如此陣勢,好像進入了敵占區 ?!
路上有筑路官兵在維護公路,搞不明白為什么有些路段是道班維護,有些路段是武警交通筑路兵維護?這么高寒缺氧的地方揮舞鐵釬真是費力,真心向你們這些維護318的所有勇士致敬!
上坡14km,到達海拔4658m的業拉山頂,但見山頂游人如織、摩肩接踵,這哪像西藏?簡直就是上海南京路哈……
遠遠看見一條大黑狗,離游人遠遠的,孤獨的守著一根電線桿,冷眼撇著我們這群喧囂的人類,狗狗心里還不知怎么鄙視我們呢。
離開埡口不遠,遇到修路堵車,各位看官請看圖,車子排成一條長龍。在西藏這么偏遠的地方,內地的車子真是太多了,川流不息,多到你想在這荒郊野外撒泡尿都沒空擋!塞車的時候,就體會到腳踏車的好處,享受著車主們的注目禮,得意穿行在無奈的車流當中,豪邁之情油然而生!
離開塞車路段不久,就來到了著名的72拐。以前還以為72拐是上坡,早就做好了打硬仗的準備,到了才知道是下坡,心中竊喜。據說當年汽車兵為了打通西藏的道路,費老鼻子勁了,以每公里倒下一位士兵為代價方才貫通,說的就是這72拐。
據說進入72拐有提醒牌,說72拐某處死了幾個騎友,另一處又死了幾個騎友,無非就是提醒我們這些騎車的別逞能,控制好速度,安全通過。不過我是沒看到傳說中的提示牌,看風景眼睛還不夠用呢。下拐的路不是很好,經常有中斷的路面,還有坑坑洼洼修補的路面,所以異常小心,我可不想長眠于此,盡管風景優美。
下到72拐第一個村莊,見到一條體型碩大的黑狗,跟在一個領著孩子的藏民后面,也就沒在意,誰知道走到跟前,這貨一聲不吭直著脖子嘴就朝著我的腿伸過來做撕咬狀,我大喝一聲落荒而逃,晚上住宿的時候聽說后面有騎友也遭這貨欺凌,摔車倒地,真倒下了,它倒也善良,只是臥地瞪著你,并不曾下嘴。
下72拐,與怒江迎面相撞,沿江清晰可見怒江水對巖石的雕刻手藝以及怒江兩岸風化嚴重的山體。怒江大橋是一座鐵橋,建在狹窄的怒江峽谷之上,印象中橋的寬度好像只能通過一輛汽車,單排放行,橋上寫著“嚴禁拍照”!橋下怒江水憤怒的咆哮著,橋上武警哨兵威嚴的瞪著我,此地氣場太強大!我只好忍住拍照的欲望,匆匆過橋。
過武警站崗的怒江大橋沒多遠,就見到茶馬古道的紀念碑,想想當年為了讓藏民喝到漢人做的磚茶,也為了能賺到藏民的銀子,前輩們和駝運的騾馬們不知經歷了多么大的艱難險阻,硬是在荒無人煙的高原走出一條貿易之路,這是什么精神?這就是偉大的貿易主義精神,略遜共產主義精神哈,我是這么認為滴。
離開怒江,沿著一條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碧玉般顏色的河水逆流而上,在陽光燦爛地下午到達八宿,訂好了房間,舒舒服服洗了個熱水澡,把該洗的衣服都洗了,拿到頂樓晾曬,日落時分衣服居然都晾干了!
在經過流經八宿的這條漂亮河溪之時,心中不停念叨:千萬不要流到漢人居住的地方啊,否則這些漢人會想盡一切辦法弄污你,然后在你流入大海之前,再一次用化工廢水洗滌你!君不見長江口林立的化工廠醫藥廠合資的獨資的國有的私有的,渾濁的、未加處理的并夾雜著刺鼻的味道廢水夾裹著從上游而來的清澈圣潔的你的身體,直排長江流入大海!遙想當年我去呂四,那是一個多么樸素的漁港小鎮,空氣中彌漫著新鮮的魚腥味,小販們在鋪滿黃沙的土路上販賣小菜和漁獲……。現在再去,雜亂的工廠作坊、刺鼻的化工廠味道刺激著你的感官!我真的不高興你們這樣為了賺錢不惜一切代價!但我不喜歡又能怎樣?!
未完待續
下一篇:騎行西藏—孤獨318(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