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BAT、機器人、人工智能......滴滴、摩拜、餓了嗎、網紅社群......面對這個科技飛速變化的時代,不管你愿不愿意、適不適應,反正,這個時代是來了。如同之前的蒸汽機、電氣時代給人類變革帶來的變化,迎面而來的信息、人工智能時代,已全方位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交友、婚戀、出游、支付...無不改變顛覆我們傳統的行為方式,既便利,又陌生,同時,伴隨著恐慌。所以,不能不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又是一個最不確定的時代,學習,勢在必行!
“得到”的創始人羅振宇先生提出一個口號,叫:和你一起終身學習,短短的一年多時間,已然形成一個互聯網現象級“黑天鵝”事件,在網絡上云集了一個龐大的學習饑渴癥候群,以學習的名義,組隊結群,遍布全國。身處其中,受這種如饑似渴的學習氛圍的影響,我也是不例外的,什么都想學,又什么都學不踏實。網絡時代的信息量太宏大了,瞬息云涌,常常奮不顧身地跳下一個又一個坑,又常常在一個段落還沒結束時,就悄無聲息地撲街了。
該怎樣學習,才是有效率的?該怎樣學習,才能從一個個專業領域的小白,搖身變成金字塔上層的高手?該怎樣學習,才不是徒有頭懸梁錐刺股的表象,而沒有實質性提高的偽學習?為此,我特別訂購了一個關于“如何成為有效學習的高手”的小課題,聽聽跨界高手(擅長小提琴、吉他演奏,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的御用幻燈片設計師,英語雅思教學名師,兩年時間內,出過專輯、制作的各種教程銷量高達六萬套,最令人咬牙切齒的是,以上成績,只是其業余時間所為,本職工作乃為專職奶爸)、“美貌大王”(聲音醇厚吐字清晰,自稱有著胸大肌腹八肌,不說話就像一幅畫的美男子)、斜杠網紅青年許岑來聊聊他的學習經。
高效學習的關鍵詞
許岑根據自身的經歷與體驗,把高效學習定義為七個關鍵詞:一、適合自己;二、學習手法;三、短時間;四、注意力;五、解決難題;六、設定目標;七、名師。即: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手法,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集中注意力,以解決一個工作或生活中的難題為目的,著手學習,這需要勤加練習,有時要向名師求助。通過對以上七個方面的實踐、整合,從而形成一個有機的、循環的、自控的學習套路。
學習方法種類
許岑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把學習方法分為自然主義學習方法和結構主義學習方法兩種, 自然主義學習方法是基于模仿,適用于語言、樂器、書法等文本本身固有的形式,強調的是勤學苦練、熟能生巧、積少成多、以量取勝、工匠精神,結構主義學習方法為的是創造,注重結構體系化的學習,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尋求事物底層的邏輯關系,達到再創造的質變的效果,這種學習方法適用于醫藥學、藝術、經濟學等學科,了解了這些,當我們在學習時,就可以根據要學習的內容,選擇采取相應的學習方法,才不至于花了一大堆時間,還是在原點繞圈子、踏步踏,使我們的學習,淪為無用、無效、無長進的學習。
如何高效學習
1、拆碎目標,針對細節,反復練習。
2、帶著困惑與問題,基于搜索,利用碎片化時間,執行學習任務。
3、在一個設定的時間內,把一個綜合課題或任務的每個細分任務各個擊破,再把碎片撿拾鏈接,整合成有根有枝有樹干的,體系完整的,枝繁葉茂的大樹。
4、碎片化學習作為一種成年人學習方法的補充手段,善加利用,收效頗佳,對于缺乏學習體系思路的少年學生黨,未必見效,更宜利用整塊時間,專注學習。
5、特別強調:知識不同于古董,收藏越久越值錢,收藏的學習資源資料再多(包括聽課筆記、錄音),如果束之高閣不去看,不能吸收、消化、利用,知識不會自己鉆進我們的大腦,我們也永遠不可能成高手。
以任務驅動學習
無論在生活工作中做任何事,可以假想這件事做成的效果、外部反應、帶給自己的收益,包括物質的與非物質的,以這樣的心態學習做事,則任務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比如,生活中的任務驅動,如果我能把自己的身材體型控制在一種理想狀態,則一方面向外界展示良好形象,一方面養成達到良好形象的自律生活方式;再比如,工作中的職業強迫,如果不能很好地學習掌握一項職場技能,則有可能被降職降薪辭職淘汰,反之,則有可能加薪升職拿獎金,以此,給自己任務加壓,自我驅動,達成學習目標。還可以以教為學,抱著當老師的態度去學習,可以清晰我們的學習思路與效果。以教為學,效果更好,人人都可以當老師哦。
如何克服拖延癥
想要學習,有方法、有動機、有目標,可是,你說你有拖延癥可怎么辦?呵呵,真時髦,現在流行拖延癥。其實,人人都有拖延癥,只不過,有些事拖,有些事不拖,拖延也并沒有把自己拖死,說明能拖的事對自己影響也不是很大,而不拖的事,一定對自己很重要。那么,要想戰拖,可以把愛拖延的事嚴峻化,比如,遲到、工作總結遲交...這些可能會給別人留下不守時、做事拖沓、能力低、不靠譜的印象,進一步想象,可能會延誤面試、談判,錯失職位、合作,被降職辭退,甚至造成數額巨大的經濟損失,而不拖延是什么后果呢?好印象、被認可、被夸贊、被信賴、得機遇,如此,你還會拖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