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FOF發展史來看,兩大因素的助推至關重要:基金業的蓬勃發展和養老金制度的完善。而當前我國這兩個條件已經逐步具備,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玄甲金融認為,FOF在我國爆發式發展只是時間問題。
任何東西都不是憑空出現的,都有其歷史的必然,FOF基金也一樣。玄甲金融在搜集整理全球FOF發展史時發現,在推動FOF發展的眾多因素中,基金業的快速發展以及養老金制度改革的深入,是推動FOF快速發展的兩大最重要的因素。
▍關鍵因素之一:基金業的快速發展
FOF起源于美國,我們先從美國說起。
從美國市場發展來看,上個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發展進入了繁榮時期,美國股市隨著經濟的繁榮而逐步走牛。在經濟繁榮發展、股市迎來牛市的背景下,個人投資者對金融產品的需求大幅增加,與此同時,美國基金業也獲得了快速發展。
回過頭看,上個世紀90年代,是美國基金業發展最快的階段。統計數據顯示,期間美國持有基金的家庭數量從2340萬戶激增至5060萬戶,約一半的美國家庭持有基金。同期,美國共同基金的數量達到3300余只,資產管理規模大約為3.48萬億美元。
此外,隨著90年代基金業獲得快速發展,市場上的產品也越來越多,產品風格也更加多樣。產品類型豐富以及數量眾多,為FOF的運作提供了較好的「產品端」的環境,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FOF的配置需求。
從公司的角度而言,基金公司存在對公司內部產品整合的需求,而通過整合構建FOF,可以促進公司產品的銷售,以此提高業績。
1996年,美國頒布了全國證券市場改善法案,取消了對基金公司發行FOF的限制,這成為了推動基金公司大量發行FOF的一個最為重要的催化劑。在這樣的背景下,FOF基金的數量,從前一年的29只,激增至第二年74只,總資產管理規模增長54.65%至181.63億美元。
從個人投資者角度來看,隨著公募、私募基金以及其他理財產品類型不斷推陳出新、數量迅猛擴張,市場產品呈現特色化、細分化產品越來越多,包括各類行業主題基金、ETF、主動、被動類的管理型產品等。基金數量和類型的迅猛變化,使得投資者選擇基金難度日益增大。根據美國投資公司協會的數據顯示,從2000年至今,美國共同基金數量一直維持在8000只以上。
要想在這樣龐大數量的基金中挑選出適合自己的基金難度極大,而FOF的出現,恰好滿足了投資者這方面的需求,解決了投資者挑選基金難的問題,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市場的認可和追捧。
此外,機構化的市場投資專業化凸顯,擠壓了散戶的生存空間,機構成為了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選擇。雖然市場上普通基金數量極多,但順應市場風格轉換的能力也較差,同樣需要對其進行主動管理。
也就是說,美國基金業的數量規模和基金類型的增加,是推動了FOF的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
從歐洲FOF的發展來看,歐洲地區FOF同樣是在90年代開始較快發展。FOF發展較快的原因也離不開基金業的蓬勃發展?;饠盗吭絹碓蕉啵顿Y者如何選擇績優的基金成為了一個難題。面對此問題,大型基金公司同樣推出投資于「一籃子基金」的FOF,幫助投資者們解決挑選基金的問題。FOF分散化的投資,使得業績波動更低,對投資者更具吸引力。
▍關鍵因素之二:養老金計劃的實施
美國FOF的快速發展,除了第一條基金業快速發展外,與美國政府大力發展養老金計劃有密切的關系。
90年代后,美國政府大力推行公司層面的雇主/雇員養老和個人層面的養老體系。而追求安全、保值增值為目的養老金,并不適合大量直接投資于股市。美國養老金401K計劃和個人養老計劃,對直接投資股市的比例有嚴格的限制。
在這種情況下 ,具有雙層風控功能,穩妥可靠,側重于資產配置等特點的FOF,獲得了投資者的青睞,有人也把它叫做生命周期基金。在美國市場中,生命周期基金和生命風格基金是美國養老金的重點投向,這些基金大部分都采用FOF產品模式,投資一攬子基金組合。
可以說,整個美國的FOF其實都是以養老金市場產品為主。
為進一步支持養老金投資公募FOF產品,美國政府還不斷通過法律法規和稅收優惠政策給予FOF的發展更多的支持。比如1996年通過的《全國證券市場改善法案》、1997年通過的《納稅人救助法》、2001年通過的《經濟增長與減少稅收法案》、2006年通過的《退休金保護法案》等,都是美國政府通過立法來支持FOF發展的重要舉措。
從數據顯示來看,自2001年起,共有1.6萬億美元的資金流入了FOF產品,其中,近一半向了生命周期和生命風格基金。這兩種獨具特色的大類資產配置方式,成為了養老資金池的重要投向。ICI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年底,美國退休資產市值為23.9萬億美元,與2014年持平;其中,雇主/雇員養老和個人層面的養老占到總資產的58.58%。
下面,我們把目光從美國轉移到國內。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其FOF的推出和發展的軌跡,也很值得我們參考和借鑒。
我們發現,香港FOF的大規模發展與養老金計劃同樣有密切的聯系。香港政府從2000年開始實施強積金計劃(MPF)。所謂的香港強積金是根據《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而設立的,為就業人士提供正式退休保障的制度。
各個資產管理機構推出的許多MPF產品,實際上就是FOF產品。與美國一樣,香港的強積金計劃的實施,推動了香港FOF產品的迅速發展。
▍FOF在中國即將大爆發
從美國、歐洲、香港等國家和地區FOF基金發展軌跡來看,基金業的蓬勃發展以及養老金制度的完善是推動FOF發展的兩大關鍵因素。
如果從這兩個關鍵因素看,我國FOF即將迎來大發展時期。
第一,從我國基金發展狀況看。我國從1998年第一支封閉式公募基金成立以來,基金行業已經有將近20年的發展,無論規模還是數量上,都有不小的增長,已經具備一定的基礎。當前,我國的公募基金數量已經超過了股票數量,這表明中國公募FOF發展的大環境已經初步形成。
從類型上看,基金市場的產品多樣化,可配置的資產類型進一步擴充,FOF可投資的標的也越來越豐富。
從政策上看,2016年6月證監會發布了《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運作指南第2號——基金中基金指引(征求意見稿)》,公募基金FOF即將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公募FOF基金的放開成為基金發行人產品線完善、產品創新的新藍海。
第二,從養老金制度完善的角度看。養老金制度在中國還未完善,如果參考美國生命周期基金,那么,中國巨量的養老保險資金,將給市場帶來巨大資金。目前中國年金基金存量已達7000億,機關事業單位正在建立年金制度,改革以后每年增量大約上千億,再加上企業年金的增量一千多億,合計年度增量接近3000億元,因此未來對生命周期基金的需求是有巨大潛力的。
另外,考慮到我國人口基數大,中國老齡化相比其他國家將更加嚴重。鑒于我國經濟未來發展前景,我國退休金資產規模將進一步增長。那么,這勢必為FOF在內的投資產品提供龐大的潛在需求。
2015年8月,國務院印發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管理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管理辦法規定,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的比例,合計不得高于養老基金資產凈值的30%。這也預示著養老金入市步伐加快。
玄甲金融從公募基金規模和養老金投資規模兩個角度,對我國FOF的發展潛力進行了探討,從制度上來說,我國養老金產業的深化改革和發展,將為我國FOF基金的發展提供肥沃的土壤。從時間節點上來看,無論是當前我國公募基金的規模和類型、公募FOF第2號文件的發布、還是養老金管理辦法的發布,都預示著FOF在我國大爆發的基礎條件已經具備。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OF在我國爆發式發展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