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楊雪,被各種問題壓得喘不過氣,懷疑自己是否能做管理;一年后的她所帶的團隊如此高效,再也不用她拚著命追著做事,再也不用什么事她都是沖到最前面的那一個。她是怎么做到的呢?請隨小編聽聽楊雪的故事。
楊雪一年前的光景是這樣的:所管理的門店,外部市場低價競爭激烈,周邊小區入住率30%,門店卡價在整個區域、乃至全國對比高出一大截。
管理經驗并不是很豐富的她,最初是這么帶團隊的:為了完成業績任務,她用命令的方式去壓制下屬,通過這樣的方法達到讓下屬按照她的想法去做事情。
結果是員工跟她對著干,大量流失,向上溝通不暢,與其他部門配合受阻,與總部銜接斷層、客戶投訴事件等全部轟炸式的向她拋來。
各種問題,壓得她喘不過氣來。
這時她開始問自己:
“我要怎么辦?
我該怎么辦?
是放棄還是繼續前進?
難道我不適合做管理?”
作為管理者,你是不是有和楊雪一樣的困惑?
是什么阻礙你走出困惑呢?
一年后的楊雪告訴我們:
“我目前團隊很高效,各自都在為自己的夢想而奮斗,業績數字有人比我更操心。我把自己從繁瑣的事務脫離出來,可以做更多的事,也給予員工成長的機會。再也不用我拚著命追著做事,再也不用什么事我都是沖到最前面的那一個。”
這樣的團隊是不是也是你想要的?
你是不是想知道這么艱難的處境,楊雪是怎么做到的呢?
01
投資學習
世界激勵大師安東尼?羅賓的老師吉米?羅恩曾說:成功的人,投資自己,不斷學習成長;成功的人,從來不問貴不貴,只問值不值。
這正是楊雪所做的。
從上大學開始,到工作這些年,為了實現夢想,她從未間斷過投資學習,從未因學習的費用而停止投資自己。
本來,楊雪兒時的夢想是舞蹈,但家里條件有限,無法負擔得起學舞蹈昂貴的費用,就這樣兒時的夢想夭折了。
但,她沒有放棄自己。
到了大學,誤打誤撞,楊雪愛上了瑜伽。不論是在求學,還是工作后擁有了一份令人艷羨的工作,這些都沒有阻止她馬不停蹄地奔走于各個城市,拜師學藝。
從瑜伽理療師、私人健身教練、私人教練培訓師,到今天的健身管理,9年的時間,驚人的成長速度的背后,是驚人的付出。
所以,面對這次的管理挑戰,她當然不會放棄自己。
她說:“我要戰勝自己,這是一個成長的機會,讓我一下面對好多人要花幾年時間才會遇到的問題。我要學管理,我要把團隊帶成我想要的樣子。”
學生準備好了,老師自然會出現。
有一天,她在管理智慧聽了我的“核心員工”策略帶團隊,如夢初醒:“原來帶團隊并沒有想象中的難,一個能自我管理的人,一個能讓客戶值得信賴的人,為何不能做到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呢?”
自那以后,她一直跟我學習直到今天。這一年多的時間,用她自己的話說:是坐著火箭在成長。
盡管如此,改變的歷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
02
改變自我
最初輔導楊雪的時候,我發現她很多的抱怨,好像都是別人的錯。而且時時處于自我保護的狀態,不管我問什么問題,她都習慣性地很多解釋。
幾次的輔導,信任感進一步建立后,我開始引導她看到自己第一個慣有的模式:歸罪于外。
當事情出了問題,不止是楊雪,我們大多數人往往傾向于從外部找原因,這在職場尤為普遍:“我們業績完不成,是因為設計部門沒有及時地交付產品”;“我們的產品賣不出去,是因為我們的價格太貴”;“我的團隊業績不好,是因為這些下屬都不能勝任”……
沒錯,這些理由都是客觀存在。
但這些因和果之間,是否是一種必然的因果關系呢?
未必。
悟性很好的楊雪,很快就明白了“凡事內看,承擔責任”的重要性,調整了過來。
但不久問題又來了:她發現,把別人的問題也攬到自己身上,又是壓得喘不過氣。
隨著學習的深入,她明白了:“承擔責任”,不代表剝奪別人承擔自身責任的機會。問題出現的時候,我們先從自身找原因,同時也不可忽視外部因素的干擾。
在學習“了解自己,發現你的天賦”和“思想大掃除”兩節課后,她意識到自己有很多固有的、根深蒂固的觀念已經植入大腦,比如管理者必須在各方面都要比員工強、上司就是要比下屬厲害,特別在乎的人指出自己的不足就是責備。
她說:“原來這些“思想垃圾”存在了這么多年,而我自己卻全然不知。”
現在知道了,要怎么辦?
不斷掃除思想垃圾。
一點一點,周圍的人看到了楊雪的改變。
一貫愛分享的她,告訴朋友們:“先從自我的改變開始,周圍的一切都會因你而改變。要真正做到就是不斷的去實踐。”
03
勇于實踐
是的,楊雪說的沒錯,要不斷的去實踐。
盡管“核心員工”策略威力巨大,但并不是所有聽過我課的人,都像楊雪這樣:聽話照做,勇于實踐。
而楊雪在實踐過程中,也走了不少彎路。
“核心員工”策略帶團隊的第一步是:評估團隊。
評估團隊的目的,是選出核心。這里她就有不少困惑:因為人員不穩定,到底以誰作為核心來重點培養呢?
我和她一起結合我們的測評工具,分析了她團隊中的每位員工,然后就團隊目標、崗位要求進行了選拔。
確定出“核心員工”之后,她好不容易培養快上手了,人卻接連辭職,這對她的打擊真是不小。
她覺得員工的辭職,多少是與自己有關的。
不肯服輸的她,沒有放棄,而是繼續深入學習教練。
這一次她一轉以往對技法的追求,而是重點修煉心法,轉變思想,做了兩方面的調整:
一是學會向上管理,用上司需要的標準,朝著業績目標前進;
二是學會不再給人貼標簽,相信員工,勇于承擔起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所犯的錯誤(除原則性的),給予他們時間和空間成長。
具體,楊雪是怎么做的呢?
她說,“先改變自己。出現問題,我選擇放下所有的情緒和不滿,緊緊的圍繞目標去行動。學會客觀評估員工,發揮他們的長處,不再盯著他們的短處(特別是與目標達成無關緊要的),放手讓他們去做;用提問去教練員工,讓員工自動自發;
同時學會幫助員工設定目標、分解目標、執行目標,在過程中做好他們的狀態管理和目標結果管理;90后的年輕人開始越來越多,要真正走進她們的心里去傾聽他們的聲音。”
當然,能做到這一步真的不容易,因為很多女性管理者,包括楊雪自己都是追求完美的,恨不得什么事都能做到盡善盡美。
那么,楊雪是怎么做到放手的呢?
她說:“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調整自己的心態,即使出錯,只要在我可控的范圍內,都盡量不要干涉。
比如,當我叫主管幫助銷售人員成交客戶時,我明明知道他還沒準備好,還不行。但我還是選擇相信,放手讓他去。給予他鼓勵,直到他沒有我的協助,完成成交。
這樣他的信心增加,能力也就提升,這就是幫我分攤了部分工作。”
總的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把學到的方法勇于實踐,堅持實踐,圍繞目標不斷優化行動,不斷自我教練,凡事向內看,承擔責任。
希望楊雪的故事,能讓你相信:在管理這條路上,不管你當下遇到了多少的困難,你也是可以做好管理的。因為管理是有方法的,管理是可以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而學會的。
假如你對我們的“核心員工”策略帶團隊感興趣,可以聯系我的助理,微信號:zhnz141319?索要聽課鏈接。我們做了一堂免費的微課,或許能幫到你。
如果覺得楊雪的故事激勵了你,歡迎轉發,讓你更多的朋友從中受益。也可以加我的微信:衛紅教練,希望我的文字能幫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