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個普遍焦慮的時代,人們都在絞盡腦汁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各種各樣的秘訣與妙招層出不窮,好像學東西真的有什么捷徑一樣,但在我看來,學東西固然是可以既快又好,但是那種神奇的法子,基本都是騙人的。
決定學習效果的要素只有兩個,你所投入的精力的多少和你接受能力的高低,所有的學習方法,都只能從加量和提高轉化比入手。加量就不用說了,大家都明白,但一到了提高轉化比,千奇百怪的玄學就出來了,仿佛人的理解能力和記憶力可以通過某些手段得到爆發性的提升一樣。
這些能力的確是能夠提升的,但提升方法就是——加量,多使用這些能力,找到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與理解范式,自然就能進步,所以一言以蔽之,一個人的學習能力的提升,固然有努力與方法兩個方面,但即使是方法,卻也要你努力才能總結出來。
說到這,就必須要說一種在中國很常見的現象——”讀死書“,其實這并不能說明努力沒有決定性的效果,而是說明了學習到的東西要與現實相結合,在學校里,當然大可以只為了做題學習,但在真正處理事務的時候,你學的東西必須是活的才能用得上,所以只要有機會把所學拿到實際工作和處事中印證,”讀死書“的現象就不會出現,因此如果從一個更大的視野來看,學習不僅要刻苦認真,努力總結方法,還要勤快地在實際事務中印證,這三者,都離不開一個”苦“字。
但這種苦是要積極主動的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所以硬要說學習有什么秘密,那就是”自找苦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