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實習的第一年,難得親眼看到所謂的“上門討薪”。
不知是不是這些人早已習慣這種日子,只見幾個大漢敞著嗓門,說著一口我聽不懂的普通話,翹著二郎腿,坐在辦公室門外的沙發上,打著牌,嗑著瓜子,甚至還有的攜妻帶子,一副不把自己當外人的樣子。
好巧不巧,今天有人來公司檢查,這群人倒是懂得利用這個機會,趁機大鬧,聽到會議室門外傳來一陣陣的爭執吵鬧聲,我壓制不住內心的好奇心,拉著同事,探出腦袋想一看究竟,甚至不知道為什么,竟然會覺得有些小興奮,完全忘了被討薪的一方是我的領導,平時對我說不上,但也不差。
期間,大部分人都帶上了耳機,低著頭,時不時抬起,瞥幾眼,一副見怪不怪,但又壓抑不住自己好奇心的樣子。
估計是積壓在心口的情緒太多,這些人,逮著誰罵誰,看見東西就砸,我乖乖地回到座位,眼不見為凈,可能看我比較小,他們倒是沒有難為我。
我望向身邊的同事,突然想起一個流行語“吃瓜群眾”。
1、
網上對“吃瓜群眾”解釋是說:“不發言只圍觀”的普通網民。
在此之上,我想再加幾個詞: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看熱鬧不嫌事大。
就那這件事來說,因為沒有經歷過,只在電視里出現的情節,一下子出現在身邊,有些好奇其實是很正常的事。但我忘了一件事,這里是我辦公的場所,而不是路邊的菜市場,我和愛看熱鬧的路人一樣,停下腳步,欣賞別人為我們表演的“鬧劇”,也不管臺上表演的人是誰,或許還看得津津有味,和周圍人討論接下來的故事發展。
可是,當這些鬧事的人,不再乖乖坐著,不再克制自己,不再安分守己,也不管你是誰,指著你的鼻子開始謾罵、在你面前砸東西、叫警察,一副你不給錢我就不走了,盯著你或者其他人的一舉一動,你看熱鬧的心開始變得正常,甚至開始有些緊張,生怕下一個倒霉的人就是你。
你開始學著像別人一樣,坐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可是還是不自覺的會側著耳朵,傾聽最新的“戰況”,沒辦法,因為劇情太精彩了。
2、
每個平臺上都有一個分類叫做:娛樂八卦。
對于我們一般人來說,每天刷新聞的頻率大都趕不上刷八卦的頻率,沒辦法,那個圈子,人多,事就多,再加上我們的不了解,吸引力不是一般大,天天對著屏幕“刷刷刷”,了解愛豆咨詢,欣賞各種美顏,圍觀各種互掐,好不精彩。
我一直不大明白,對于別人的生活,特別是不好的新聞,總會在第一時間送上熱搜,一部分群眾迅速搬起小板凳,排隊圍觀。
舉例來說,每次一有人失戀分手離婚,各大報刊各路,各路媒體紛紛報道,爭搶頭條,一不小心,你又不相信愛情了,或許,在這段時間內你一直不相信愛情了。
每每看到報道就會奇怪,為什么一方面在朋友圈說你不相信愛情了,另一面還在和別人談戀愛,果真,巴掌不是打在自己臉上,一點都不會疼。
我就想告訴你,對于相不相信愛情,回去看看你爸媽,你爺爺奶奶,你外公外婆是不是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不要與你不想關的人一分手,鬧離婚,一下子就覺得天塌了,不相信愛了。在現實生活中,這些事每時每分都在上演,你怎么就沒這感覺。當然如果你是單親家庭,我也沒辦法了。
每每遇到這類大事情,各路“意見領袖”帶領著我們這些不明所以的吃瓜群眾,站好隊列,各自為陣,還會時不時的爆出各種驚人“內幕”,增強陣營群眾的信服度,讓人應接不暇,一出出年代大戲就這樣誕生,忽略彩排,直接開機,堪比現場直播。
其實,各種精彩的“戲劇”只是我們日常生活的調味品,給我們平淡的生活增添了色彩,擴充了我們茶余飯后的談資內容,我們會因為這些“戲劇”暫時停下我們奔跑的腳步,卻不會因此而停下我們工作學習的步伐(狂熱粉除外),依舊照常生活,照常工作。
我們帶著好奇,帶著新鮮感想去對我們未知的領域一探究竟,其實,就是想看看熱鬧。
我們不是當事人,我們不清楚別人在我們面前“表演”時的心情,不明緣由,更不能感同身受。
那就閉上我們的嘴巴,不帶一絲幸災樂禍,繼續我們奔跑的腳步,
戲劇總會落幕,新戲也會開演,時間在流逝,生活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