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拉薩是停留得最久的一個地方。
到了拉薩第二天,計劃一起去大昭寺。沒有最先就去布達拉宮的原因,是門票并不好買。可以在網上預約購買,而我們已經錯過了最佳的預定時間。或者自行排隊購買,但是卻是限定人數的。
以前一直以為藏民們一路要來朝拜的是布達拉宮,后來才知道,他們要來朝拜的是大昭寺,因為大昭寺供奉著釋迦摩尼12歲的等身像。而這座寺廟1300多年的歷史,也讓它在藏傳佛教中也是擁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
開車來到了大昭寺外,阿ben 之前已經來過,就不準備再和我們一道進去了。
他建議我們一起找一個當地解說,不然進去了很多東西可能也不懂。
當地解說很容易就找到,大昭寺外都是毛遂自薦的解說員,而我們的基本要求也就是普通話要好,至少說得要讓人聽得懂。
趙同學大管家再次負責去給我們買門票。我們在門口等著,看到大昭寺門外,很多拿著轉經筒邊走邊轉,有的是當地藏民,有的是外來游客。
或者又是對著寺廟方向朝拜的,身上穿著厚厚的衣服,手上綁著兩塊板,在頭頂、額前、胸前三擊掌,在鋪好的墊子上跪下,整個身體向前,五體貼地,重復的動作,也不知道要做完多少個,才算是完成今天的朝拜儀式。
環顧四周,很多這樣的朝拜者。深切感受到,在這里的宗教氣氛,比之前大大小小寺廟里的氛圍都要更加濃厚。
找好了導游講解,取好了票。我們隨著人群開始排隊進入寺廟。
寺廟里面并不是很大,但是人卻很多,大部分都是藏族人,提著燈油和紙幣來朝拜活佛。到處都是點香油的地方,再加之大昭寺整個土木結構建造,也更容易引發一些火災,所以也配備了很多消防員在各個佛殿里面,防止意外發生。
寺內有很多供奉神佛的殿堂,不像以前見過的寺廟那樣修的金碧輝煌,反而因為人多,顯得很擁擠,大家也只能一步一步向前移動。但卻更有歷史感。
當時聽到的很多關于大昭寺的解說都已經不怎么記得了,只是還是對藏民們提著燈油,每個佛像面前去添燈油,投入一毛或者五毛的紙幣,雙手合在胸前,嘴邊念念有詞,虔誠的神情,印象深刻。
寺前終日香火繚繞,萬盞酥油燈長明,留下的都是歲月痕跡,還有來來往往朝圣者的祈愿。
相對于布達拉宮,大昭寺算是很小了。聽完了大昭寺的解說,很快走遍了那些殿堂。
出去后,阿ben還在外面等我們。
大家正商量著接下來要準備去哪兒,天氣忽然就陰下來,快要下雨的趨勢。有人提議,不然先到附近找間店吃午飯,順便也可以避避雨。
大家一致贊同。
02
一行人沿著八廓街,去了附近一間藏餐店。一坐下,就先點了兩壺甜茶。
昨天已經吃過酸奶,還喝過酥油茶,現在第一次喝甜茶,和奶茶的味道差不多,卻又要比奶茶好喝,還價格便宜。都說到了拉薩,要在大昭寺外曬太陽,喝甜茶,如今算是實現了。
來到拉薩,并沒有把行程排得很緊。走過了上千公里的路程,大家都需要休整下。
晚上再去大昭寺外的八廓街,街兩邊的都早早的關了門,只剩下還在街上走著的行人,還有在路上三步一拜的朝拜者。
據說,當他們想要完成什么心愿或者洗清什么罪責,就會用朝拜的方式,每天都要跪拜,堅持一個月,自己的罪責就能減輕,心愿就會達成。
就如電影里《岡仁波齊》里,每個人懷著自己心里的愿望踏上數千里的朝拜之路,三擊掌,匍匐臥地磕頭,躍起繼續,無論風霜雨雪,都不能成為放棄的理由。每個人都只能自己去完成這樣的朝拜,不管是老人,大人,還是小孩。
有很多人說,這部影片看得人很沉悶,可能不同的人都會有不同的感受,觀者自知。
巧得很,我們到達拉薩的幾天正好也是《岡仁波齊》上映的時間,原本大家在路上的時候還說,等到了拉薩要約起,一起去影院里看這部電影。
但是到了之后,大家都已經沒有太大興趣再去了。我還是叫著個小伙伴,跟我一起去看了。總覺得,既然到這兒了,既然剛走了這條路,不在這兒看了,未免有點遺憾。
接近兩個小時的放映時間,甚至影片里有的場景我們也在幾天前剛走過,感受也更為真實。
這樣的朝拜會用上一年甚至兩年的時間,重復的過程,本就是枯燥的,或許影片已經做了很多藝術性的處理,但這種成分不多,所以又讓人覺得樸實。
關于這部影片有很多影評,很多關乎于信仰。
如果他們在路上的朝拜,在風里雪里的前行是關乎于信仰,那在他們偶爾停歇,在路邊就能支起帳篷,脫下鞋子,大人小孩一起歡快唱歌跳舞的一幕,就瞬間能感受到最普通平凡的生活里的簡單和樂觀。
記得某次在車上看到藏族小男孩趕著成批牦牛從我們的車前經過,我說了句,怎么這么小的孩子不在學校,卻是在這里放牛。阿Ben連聲道,這就是他們的生活方式,我們可以去看,但是不要站在我們的角度對他們的生活方式去做出什么評判。
無論對這部影片是覺得枯燥,還是震撼。導演張揚說得那段話還是最中肯的: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確的,但每種生活方式都有它自己的儀式感,而磕長頭就是這個民族對生活的儀式感,岡仁波齊并不是終點,接受平凡的自我,但不放棄理想和信念,我們都在朝圣的路上。
我們似乎不用把這部影片解讀得多么枯燥又或者多么神圣,這就是我們不曾接觸過的一種生活方式。
而這,也正如我這一路看到的。
看完了電影,至少我和小伙伴都覺得,不虛此行。
03
第三天,趙同學,王同學和董約著一起去買這邊的特產和禮物。阿卷,小賢,四姑娘和我四個人就準備去色拉寺。
拉薩大大小小,知名不知名的寺廟有很多,我們要去的也只是眾多里面的一個,而吸引我們的,也就是色拉寺比較知名的辯經。
6月的拉薩,溫度不高,大家都還穿著外套,陽光燦爛,紫外線卻很強,所以大家都把自己裹得很嚴實,這已經不是會被曬黑,而是會被曬傷了。
到了色拉寺,天氣還是很不錯,辯經要到下午一兩點才會開始,我們就在寺廟里隨意走走,這個寺廟人并不多,大多也都是藏民。寺廟基本都是開放的,只是對游客是收費,對藏族人都是免費的。
所以藏民們也總是會到寺廟里來朝拜。
找到了辯經的場地,在一個小院子里,來看辯經的人都坐在院子兩側。過了一會兒,陸陸續續會有寺廟里的喇嘛,穿著紅色的喇嘛服,拿著坐墊在院子中間坐下。
喇嘛們基本是一對一,一個坐著,一個站著,手拿佛珠,開始了辯經。只是能從他們的神情動作,看出似乎是很激動地在講著什么,但我們坐著邊上的人跟聽天書一樣,說得是藏語,實在是一句都聽不懂。
也不知道這場辯經什么時候才能結束,我們還是提前就撤了,畢竟語言的障礙,沒辦法瞬間就能化解。
一場辯經,加上色拉寺的藍天白墻,成就了我們偷得浮生的半日閑情。
很多人都說拉薩是個可以洗滌心靈的地方,或許并沒有這么神奇。
在拉薩休整了好幾天,王同學要直接飛去另外的目的地,而董老板也因為有事,不能再繼續一起,提前離開了,我們八個人的行程也在拉薩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