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剛參加牛哥學校的感恩教育活動,心靈被洗滌一清;前日,牛哥的老師布置了一篇作文《一封家書》,看著孩子稚嫩的文筆卻真實的情感,心里很欣慰;昨兒一早讀了一篇《父親躺在地上,兒女卻在手機通訊錄里》,整個人都崩潰了;眼看離中秋節越來越近了,內心那塊最柔軟的地方一次次被侵入,不得不讓我又多愁善感起來,寫寫我最親愛的父親,以表對他的思念之情,希望他老人家能看到。
誰都說女兒是父親的小棉襖,跟父親最親。說實話,我小時候是外婆帶大的,直到上小學才和父母一起生活。我的童年只和外婆最親。長大后才明白,他們為了工作,也是不得已。
父親是一個性格內向、不善于表達的行動派。小時候,由于家里不是很富裕,要養兩個孩子,經濟壓力大,父親工作很忙。在家里,他也總是搶著干家務,他不像別人的爸爸天天去搓麻將,只要不上班,他就在家里陪著我們,從來沒有一句怨言。對我和妹妹,也是從來不打罵。而是盡他所能給予我們最好的。我上一年級,爸爸送了我一架紅色的玩具木鋼琴,還教我彈了第一首《搖籃曲》。至今那架琴還保存的完好無損,前幾年,爸爸還將它拿出來給牛哥玩呢(親們大概在我的朋友圈見過)。在當年,那可是花了他一個月的工資買的呀。父親越是這樣,我和妹妹就越是自覺,每次拿成績單給他看時,他從來不表揚我,但我能看出他眼里流露出的一絲絲欣慰。我們也盡量做到學習上、生活上不讓他們操心?,F在回想,也許這就是他教育我們的方式吧。對待工作與家庭的一種態度。
父親喜歡看新聞和體育賽事,只有說到這些,他才會侃侃而談,上到國際大事件,小到一場球賽哪個回合得分失誤等等……他也有天真的一面,喜歡養小兔子,哈哈。大多數閑暇時,他都會坐在窗前的寫字臺前認真地練字。新華字典里的字已被他寫過無數遍,以前真搞不懂,我一個讀書的人都不愿意寫字,他又不用上學,為啥還天天練字,真無趣。他會笑著說,這也是一種修身養性,比別人沒事干賭博的好。我卻嗤之以鼻。
和父親的交流多了是從參加工作開始的,從小到大,讀書到工作,我一直都沒有讓父母操半點心。那年畢業,當很多同學的父母都到處托人找工作時,我卻報考了國家公務員,好吧,為了爭口氣,拼命地學習,過五關斬六將,最后如我所愿,單位還是一個很不錯的黨政機關?!拌F飯碗”拿到手了,從那以后,似乎感覺父親臉上的笑容多了,每當有人夸他女兒爭氣時,他總會感覺很自豪的樣子。
剛開始參加工作熱情及高,單位領導第一年就給了我入黨指標。這樣平平淡淡過了兩年多,也許一切都太順利了,感覺工作每天重規疊矩的,無任何挑戰性,對于外表乖巧內心叛逆的我來說,本性開始顯露了,之前壓抑的各種叛逆、不安分都開始燥動了,我突然有了要離開的想法,但是我哪敢說出來。也許真是老天懂我,就在那年,我們那個小城市出臺了一項重要的政策,直接影響了我后來的人生。支持國家干部停薪留職,外出學習先進的科學管理和科技技術,時間三年。真是天隨我愿,我第一個沖出來提出申請。當時,父母并不同意。他們認為這份工作得來不易,不能這樣輕易的放棄。對于我的想法,他們難以理解。但在我的軟磨硬泡之下,承諾答應他們三年之內,無成績就立即回家好好工作,他們才勉強同意了,但明顯他們是不高興的。
現在想想,那是我做為一個女兒,對于父母來說做的第一件愧對他們的事。
來到北京,我做了一名打工妹,與之前的坐辦公室感覺有著天壤之別,但是,通過我的努力、骨子里的那股執著,很快,就在來北京第三個年頭,我貸款買下了位于朝陽區的一個“小窩”。也認識了我的真命天子——牛爸。
他是一個上進、陽光、純樸、善良的農村小伙子,當我把父母接到北京,他們親眼看到了我的小窩,以及我的那個他時,我的父親再次的笑了,我知道那是他心里的石頭落地了。
后來,我嫁給了牛爸,定居在了北京。那應該是我做為女兒,對于父母來說做的第二件愧對他們的事。
記得我家衣柜的最底層有一把二胡和一把琵琶,父親經常會把它們拿出來擦拭,看看,聽父親說,那是他年輕的時候彈的,那會他是單位的文藝骨干,雖不愛說話,可是音樂天賦極高,懂很多樂器。只是后來有了我和妹妹以后,要掙錢養家,基本上就不怎么玩了。
其實父親年輕的時候也是有夢想的,只是因為出于對家庭的責任而放棄了,而我,卻因為要所謂的追求自己的夢想,尋找自己的幸福,棄父母于千里之外,遠嫁他鄉,古訓講“父母在,不遠游”。雖談不上過錯,但是做為女兒,這樣實在不孝。這些在年輕時不懂得,只有自己做父母了,才能深深體會其中的含義。
8月31日那天,我像往常一樣打電話回家,準備聊第二天牛哥準備開學的事情。電話中感覺到了一絲絲不對勁兒,父母卻一個勁兒地說家里沒什么事兒,后來多方打聽才知道父親的眼睛做手術了,在醫院住院。雖是一個小手術,但好象不是很成功。再打電話過去給父親,責怪他不告訴我,他卻假裝輕松地說小手術,沒事的,馬上就出院了。不想讓你知道,是怕你擔心。放下電話去買火車票,因為臨9月1日開學季,票不好買,就買了到另一站倒車的票,那時,只想回家看父親,不管怎樣倒也要回去。就這樣買了第二天最早的一班高鐵回家了,來到醫院,父親大吃一驚,因為提前沒有告訴他我要回來,父親一邊責怪我不該回家,不該在牛哥開學第一天就不管孩子跑回家看他,但是我能從他老人家臉上看到一絲絲溫暖的感覺。
是呀,再堅強的父親,在得知自己手術不成功的時候,心里多少是有些惶恐和擔憂的,我雖然幫不了什么,但是有女兒在身邊,相信多少會帶給他一點力量。雖然不成功,但也沒有想象中那個糟糕,第二天父親就出院了,在家又陪了他兩天,他一個勁兒地催
我回去,說沒人照顧孩子,他已經沒事了,后面聽醫生話慢慢恢復。
父親退休后,閑著無聊,又被單位反聘去了,我勸他應該好好享受晚年,不要再工作了,他卻說,閑著也是閑著,在單位還可以發光發熱,工作不累,過的挺充實的。好吧,尊重他吧,只要他開心。
我的父親就是這樣一個人,默默無聞地為社會、為家庭、為子女奉獻著他的一切。不要回服,無需過多表達,只用行動,足矣。
我愛我的父親,縱使我用千言萬語,也無法表達對他深深的愛,只希望老人家健健康康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有來生,我一定要做父親,他做我的女兒,讓我來好好愛護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