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活中的“不如意”十有八九,面對不如意我們的對應模式是如何呢?
? ? 我會抱怨,會去挑剔,會去指向外在的“不如意”,靜心覺察,直面內心深處那個不為人知的地方,不難看到那個怕受傷,怕被指責的“小我”,用現在的時尚用語來定義叫“吼不住”。我將問題推向外界,殊不知是自己內在沒有承載的力量。我把問題歸功于對方,只是在證明我在“索愛”。我用挑剔的眼光看待“他”,只是又一次在遮掩那個無力的自己“只有你不好,才能感到自己好”。
? ? ? ?當你有了這份覺察,你的那個“自己”就開始長大了,你能接受自己可以不那么“堅強”,可以不那么“完美”,猶如一個母親對孩子的“真愛”。
? ? ? 雞蛋理論-由外向內打破是別人的食物,注定是死亡。由內向外打破是生命,是成長。不難理解,什么時候能夠把心收到自己身上,去滋養,去突破,而不再向外推諉、索取時,我們即開始成就了自己。
? ? ? 感恩生命的“不如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