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群里一直保持火熱的態勢,先是托兒所喂芥末,又是劉鑫帶血餛飩,諸如此類的新聞看多了,人會很容易茫然,面對薄情的時代,我們還不得不把孩子交托出去,這是為人母最大的挑戰。但還是要滿懷美好的期待,一步步往前走...
昨天給多多講我耳聞的劉鑫事件,她說:這太不符合邏輯了,她的閨蜜為了她和男朋友分手而幫她,卻被她看著殺了,然后她還保護她的男朋友,還不愿出來作證,她到底是怎么想的?這還是閨蜜,我簡直不能理解,這太不符合邏輯了。老師還讓我們寫作文要有邏輯,現實有時候一點邏輯都沒有。
我說:最不幸的不是被陌生人害,而是被自己人害,而這個人還是自己選的。
她說:交朋友要多觀察細節,看她怎么對待身邊的人,就知道她值不值得交往。
我說:從這一點上來說,我選擇爸爸是很明智的,因為認識他的時候,周圍的人都說他是好人,說爺爺奶奶也是好人,沒有聽過一個人說他們不好的。雖然不懂情趣,但是絕對不會害我啊,所以就嫁給他了。
她說:命比啥都重要,再浪漫,命沒了也不行啊。
培養孩子,我們很難走出自己認知的偏頗。但是這些頻發的惡性事件讓我們不得不提高警惕,讓一個人懂得保護自己,又能夠不傷害他人,的確不容易。
對如今的孩子被學業纏身,孩子們失去了和同輩溝通和交流的正常社交機會,從而喪失了習得與人交往中察言觀色的敏銳性,加之各種作死的影視節目的誘導,孩子們在這個真實世界生存的能力越來越弱了。
被祖輩和父輩打著以愛為名的各種呵護架空的孩子們,他們有一天被扔進俗世,除了叫天天不靈的無奈和無助之外,遇到誘發因素可能就會是人們眼中的"窮兇極惡"。這是一種對現實最后的反抗和妥協,一種接近自我毀滅的方式告慰自己無能為力的生命。這是這個時代得可怕之處,也是這個時代要付出的代價,誰也無法確信地說自己沒有在培養這樣的孩子,因為我們一個人并無法左右我們的環境和孩子現在和即將進入的圈子,一個人遇到誰他就可能成為誰,一個人的無奈再到一群的無奈,會引發什么,沒誰說的清楚。
作為母親,我能夠做的就是像一個布道者一樣,盡可能地相信善并鼓勵善行,不抵制惡,也不站在惡的對立面,而是努力看見惡背后的不易,看見時代的真相,不妥協不放棄,因為我知道每一次妥協和放棄都在助長惡的蔓延,我們需要更多人努力拭去自己心靈的灰塵,才有可能伸手助人,助人不是給予和施舍,而是讓人看見絕境中的那一縷光亮,那可能是你、是我、是每一個人。當我們說善的時候,我們站在了惡的對立面,所以放下對善的標榜和對惡的唾棄。看見惡與善有多分裂,就知道我們需要多么努力去用心做一個平衡的人,看見這個時代人們的不易,他已經不同于我們的父輩和祖輩,它更隱蔽,卻影響更深遠,所以我們要更努力地覺察和覺醒,不是救人,而是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