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最初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怎樣才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材。因為他們倆在雙方家庭都是長孫,家人對他倆期望很高。可在幾年的教育過程中收效甚微,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糟糕,又覺得是現(xiàn)在學校的環(huán)境問題,于是又想盡辦法去找學校,終于找到學校了,這下可以松一口氣了,于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學校和老師身上,但每每看到、聽到孩子這里那里沒做好時,心里就很是焦急,久而久之遂有念頭想:"怎么學校里也是這問題那問題呢?學校咋不趕緊想辦法解決呢?"帶著這個疑問題有幸進入學校工作。當尹校長說:"學校里的工作遠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好,做好上刀山下火海的準備了嗎?"雖然嘴上答應說準備好了,實則心里還在想"校長太夸張了吧"。后經(jīng)過十多天的看,聽,做終于體會到一點點校長的當時的話意了:是要我有面對一切困難和挑戰(zhàn)的良好心態(tài),要做就要有志同道合的決心和勇氣。始終如一地堅持不忘初心地做好"全心全意為孩子服務"宗旨。短短的十幾天看到校長、老師們一心只為怎樣把孩子教育好而不辭勞苦,辛勤付出,無怨無悔,還為恐沒做好,經(jīng)常自我反省還有哪些沒做到位的,需要改進的。老師們的這種心和行讓我深深地感到慚愧。本該由我們父母來做的事,是老師們在幫我們做,甚至很多我們父母都做不到的老師們做到了,而我還在挑學校和老師的毛病。老師是把我的孩子看成大家的孩子。那么作為家人,我又為這個大家庭做過什么呢?別的不說,就單說一個家長也要學習,這件事來說。我最初只是覺得學習應該是件好事,有時間就學,沒時間也可以推一推,在工作忙時還覺得是一種負擔,從未去真正地去理解校長為什么要我去學習。辜負校長的良苦用心。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和工作讓我有如下粗略的理解:學習是為了讓父母也養(yǎng)成學習的習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身作則帶領孩子一起學習和成長,打造書香門第,模范家庭。古圣先賢說:"三日不聽經(jīng),面目可憎;人不學不明理。"孩子到伏羲學校學習已有三個多月了,我壓根也沒學習過有關伏羲教育方面的知識,更別說理解了,而是誤以為是單純的傳統(tǒng)文化學校。錯誤的理解給自己和實際工作帶來很多障礙。所以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首要任務是學習和理解:什么是伏羲教育。及相關資訊。并義無反顧地堅持每天學習,那怕一個視頻或音頻,那怕一篇文章。
? ? ? ?我才疏學淺,有理解和說的不到位的地方請各位家人批評指正,不甚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