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天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是否有幾個素不相識的人會不經意間觸動你?是否有幾個場景令你難忘?我的記憶中有些這樣的片段.......
“嘀、嘀、嘀…….”地鐵門即將關上的提示音響起,我加快步伐走向地鐵幕門。在距離幕門約一米的地方,從右邊走來的人正好走到我的前面,帶著口罩 、拄著一只拐杖。我擔心撞到他,下意識地停下來,地鐵門關了,我得等下一班地鐵。
“對不起, 擋住你了!”一個輕輕的男聲傳來。我收回看著地鐵遠去的目光,看著眼前這個高瘦的男人。他停下來點點頭,口罩后有個淺淺的微笑。當我還在想著這句“對不起”時, 他已慢慢走過去。
我有些詫異。我理應讓這個行動不便的陌生人先行,而他卻沒理所當然的接受,并用歉意表達著自己的謝意。這突如其來的禮貌和優雅,讓我忘記了說句“沒關系”。沉默中,我看著他遠去的背影,思考著。自己沒有立即回應,難道是因為對美好的事物有些鈍化?
我還想起清晨上班時,在地鐵站遇到的孕婦和一位工作人員。當擁擠的人流從車廂里涌出時,這位工作人員伸出手臂擋在孕婦的前面,以防有人撞到她。待站臺上的人開始上地鐵時,工作人員會讓她先行,并告訴她車廂里的那個位置略微寬松,請小心上車。
我還記得那位在小巴上提醒我扣安全帶的人;在炎熱夏天,遞張紙巾給孩子擦汗的人;在雨中系鞋帶時,分享一片晴空的人......他們都是陌生人。
“陌生人”這三個字并不陌生。通常在人們眼中,它意味著“危險、警惕、距離、冷漠、生疏、無關......”,它似乎和人性的關愛相去甚遠。
各種媒體的新聞里常常會報道某件壞事是沒有留下任何線索的陌生人干的;常常會寫有人在性命攸關時,陌生人對此視而不見;也經常傳播警惕陌生人的文章。這些都是真實的。現實的壓力、人心的復雜,經歷的傷痛都讓很多人穿上厚厚的保護衣。這些帶著危險、透著涼薄的“陌生”存在著,可它并不是全部。
生活中也有很多真實故事和善良的陌生人有關。
在一篇描述留學生生活的文章后,有這樣的跟帖。異國他鄉,夜晚有個女孩在公交站臺等車,街上只有她和一個流浪歌手。想起曾經該區發生的搶劫案,女孩很害怕。流浪歌手笑了笑,彈了一首不是那么流暢的茉莉花,女孩上車后淚奔。
還有那些支援鄉村教學的志愿者;為低收入老人提供免費午餐的飯店老板;為及時能讓生病的乘客得到救助、而把公交車開到醫院的司機和車上沒有怨言的乘客.......
我們的一生會與很多陌生人插肩而過,我們的每一天都會遇見相逢不相識的陌生人。
偶遇的幫助和體諒總是帶著溫度,溫暖你我。哪怕只是瞬間的感動,它也是一束穿透冰涼世界的陽光。當這束光越聚越多時,這個世界就會多些互愛,愈發明亮。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希望多些溫暖的陌生人,香飄世界。
~堅持寫第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