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又匆匆,工作上的繁忙,生活上的瑣碎,總讓人難有閑暇駐足回眸。在一件件接踵而來的事中,突然察覺到自己的變化。
星期天上午,家里來了老公村里幾個相識的人,他們路過,順路上來坐坐。聊到了尾聲,老公盛情邀請客人留下來吃飯,然后叫我停下手中的活,去煮飯做菜。我立馬脫口而出:“去外面吃。”煮飯做菜,到陪吃,到洗刷完,真得耗上幾個小時,女兒后天要期末考試,我要幫女兒查缺補漏,還要趕著把放暑假前的工作做完做好。
客人要走了,我以為老公會陪客人出去吃,可他沒有這個意思。我也不想有沒有任何表示。
客人走后,老公埋怨我不禮節,不愿意留客人在家吃飯的事如果在村里傳開,會被恥笑的。當時我的內心掠過一絲后悔和內疚,但很快就煙消云散了。我想明白了,老公總習慣把責任推在我身上,他為什么不親自下廚,又為什么不陪客人出去吃?他不理解我要做事的迫切心情,我為什么要委屈自己而成全他自私的想法呢?如果我一味地放縱他的私心,他還有變本加厲,到頭來吃虧的是我自己。
對于客人來說,請吃飯只是表面的情分而已,跟人家不熟,即使坐在一起吃飯,說的都是敷衍的話語,沒意思。再者,人家不缺吃飯的幾個錢。我沒必要花時間去做違心的無所謂的事,也不必要為了討要一個“好人”的標簽而違背自己的意愿。
或許應該做像老公說的那樣,口頭熱情留人家吃飯,只是做得體面、禮貌而已,人家不會真的留下來吃飯。但是錯過做的機會了,也不必要花時間再糾結。
當自己這樣想開、了無事的時候,我確實有點驚訝,我什么時候開始變得這么豁達了呢?
歲數大了,積攢的事堆如山,如果不懂得舍去一些對自己不利,或者無關緊要的事,最終倒下的自己。
在遵循道德、法律、情義的前提下,堅守自己的內心走向,不委屈自己,讓自己活出尊嚴、活出灑脫、活出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