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二十出頭,也迷茫不安,那聽我嘮嘮嗑吧》

? ? ? 這是我的第二篇原創文章 No.2



現在是8/30/2017 1:49 AM。房子外面的路燈和往常一樣寂靜的亮著,穿過窗戶打在地上和墻上形成矩形白塊的光。很享受這樣的時刻,喜歡它們無聲的陪伴。大概我本就是一個喜歡孤獨的人。

我坐在電腦前,緩慢寫下這些文字。其實以前我不是很喜歡對著電腦寫東西,在電腦前我會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相反,我更喜歡筆和紙帶來的觸感,它們會給我帶來很多靈感。

從初中畢業開始的那個暑假我開始正式地記錄生活——寫日記。到現在大二(至少在還沒開學之前),我已經寫了三本,一直以來都是筆記。可是最近,我的想法有所改變。時代在變得更好,我也必須趕上它。

其實這個暑假我過得有些許焦慮,更多的原因來源于面臨快畢業以及畢業后的何去何從。

馬克吐溫說過這樣一句話:為什么你坐在那里,看起來就像一個沒寫地址的郵封。未來的不確定性和面對選擇時的毫無頭緒,也許有些人能做的很好,但多數人,就像我,還是會深陷于這種無方向感的境地。

很多時候,我會覺得可能我的未來也不過如此而已,甚至也會對父母說的那句“這就是命”深信不疑。但也就是在這些時候,我的心里似乎徘徊著另一種聲音,完全不同于這種種的不安。直到現在我才確定也有勇氣去說出來:那是內心深處對未來的期待。這種感覺太縹緲太弱小,可是在某些時刻我能清楚地感覺到它的存在。

它確實存在。

我想象著找工作時的種種困難,也為自己即將開始的全新旅程感到興奮;害怕以后生活的不易和復雜,也為自己終于有能力去生存不用再讓父母接濟開心;覺得要獨自一個人漂泊的疲憊,也為自己可以到處去闖去欣賞這世界的風景而滿足。

當我把這種感覺無限擴大以后,那些迷茫和不安似乎都顯得微不足道了。

二十出頭,我突然很喜歡這個年齡階段。雖然它一直與迷茫為伍,但它同時也給了我們無限的可能。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找出自己要走的那一條路,然后堅定不移。我們所缺少的,不是能力,不是知識,不是時間,是一個目標,有些人稱它們為“關鍵詞”。

想起在學校的時候有學生跟我們專業的李教授說:“這個我不會啊!”每每面對這類情況,李教授只會說一句話:

“那就去學。”

是啊,你那么年輕那么精力充沛,還怕什么來不及。

其實你也是愛這生活的,只是你和我一樣一直沒敢承認它。不如現在我們一起大聲念:

說實話,對于未來,我還是期待的。

Yes,I do.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我是一個醫務工作者,工作年限差不多快三十年了,總結這些年來的工作感悟,感觸還是蠻多的。 很多時候人們總是以為作為醫...
    小曉寒閱讀 492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