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前段時間看到有篇文章,《表情包正在毀掉你的表達能力》,我當時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直接沒工夫點進去看,看這標題我就知道這篇文章寫的啥。
昨天,我卻直接去搜了這篇文章,認認真真看了全部內容,怎么說呢?情況確實還是部分正確的,但是我今天想說的并不是,表情包如何毀掉我們的文字表達力。
我想說的是,表情包只是毀掉了我們的情緒表達能力。
我以前真的沒有這種感覺,因為我其實是一個大量使用表情包的人,忠實讀者應該還記得,我還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撩對象的時候可以大量用表情包。
我現在只想說,我錯了?。?/p>
我現在覺得,表情包只是個情感表達輔助,如果你真的想跟別人發展的話,還是得好好說話。
Ⅱ
我最近,情緒比較豐沛,前幾天和朋友一起再看《夏洛特煩惱》的時候,我無數次感覺,這不是一個喜劇,這是一個大悲劇,也無數次對大春、馬冬梅感到佩服,也覺得心疼。
當時,她們都說,你最近戲怎么這么多?!
不好意思了,朋友們,我最近戲真的很多。
真奇怪哈,我們居然有情感。開心、驚喜、意外、期待、悲傷、心痛、遺憾、無奈……
說起情感,那么我們肯定會想到一個詞,流露。
真奇怪哈,我們的情感需要表達,需要流動。
情感、情緒的流動性,正是推動我們關系不斷變化,進展而產生深刻鏈接的一個關鍵。
如果我們能夠用一個安全的方式把我們的情感表達出來的話,我們會感受到自己與他人聯系緊密,特別是,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
明白如何有技巧地表達我們的情感會讓我們感受到親密,也能維系我們與其他人的關系。
那,表情包能幫助我們認真表達自己的情感、情緒嗎?
我覺得不能。
Ⅲ
當我們隔著手機交流的時候,本身已經很難準確傳達我們的情緒了,因為我們不能看到對方的表情和他其他的身體語言。
然后,我們使用了表情包,簡單粗暴地傳達我們的情緒。
但是,這個表情包傳遞的情緒準確嗎?
人與人的溝通分三個部分
1.你心里想說的東西
2.你說出來的東西
3.對方理解到的東西
第一.你心里想說的東西,你真實感受到的東西。
前幾天有個人找我幫忙,其實,這個忙還有點復雜,需要占用我大概半天的時間。我那天本來有點事,其實不是很愿意接受,但是我想到,能幫別人的也盡量幫嘛。
所以,我就答應了。
開始跟對方溝通具體需要我怎么做,結果,越溝通,我越火大。
本來應該是對方跟我溝通各種細節,跟進準備的過程,結果,結果,全程是我自己主動跟對方一直溝通。
然后,最讓我火大的是,對方居然還說,很簡單的,啥啥啥的。
我的內心其實奔騰過一萬只草泥馬,我連我第二周要寫一篇文章來吐槽對方都已經想好怎么寫了。
第二.你愿意說出來的,和你能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東西。
但是,我只平淡地說了句,那你怎么不自己做?這句話,只表達了,我內心情緒的30%。
第三.對方接受到的東西。
最坑爹的是什么?對方可能只感受到了,我這句話內容的10%,我后面的想表達的情緒完全沒有感知到。
對方根本毫無反應啊!
最后我就忍了唄,搞的自己非常不爽。
Ⅳ
本身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就夠難了,表情包的使用加劇了溝通交流的難度。
在和他人的交流過程中,不喜歡表達情緒的我們常常使用表情包來代替,真誠和嚴肅的自我表達。
事實上,我就是這么一個人。
我的相冊,是這樣的↓
是這樣的↓
是這樣的↓
據說相冊里全是表情包的女生找不到對象,我想,這可能是對的。
我跟狗剩聊天的時候,可以用表情包完整對話一天。
表面上看來,表情包好像幫助我們更方便地表達我們的情緒。平常說不出口的那些話,放在表情包里好像就很正常。用一個哇哇大哭的表情,比真的說出,我很難過更簡單。
表情包幫助我們逃避了深層次的表達,這是一種虛偽的禮貌,也是一種拒絕交流的表現,由此拉開了我們與對方的距離。
在日常交流的時候,如果我想結束這個聊天,或者有的時候,我拒絕去回應,也可以說不知道如何回應別人的話的時候,我就會發表情包。
同樣,當涉及到情感問題的時候,我也會用表情包來回避,拒絕深入交流。
因為,當對方收到這個表情包的時候,別人也不好繼續追問你這個表情是什么意思,發送的人就成功逃過了情緒溝通。
這其實,才是我感觸到表情包的力量的時候。雖然我也曾把表情包用于這種情況,但是我覺得這是不對的。
在整個過程中,我到底存在著什么樣的問題?我為什么沒有能夠準確到位地表達我的情緒,我的感受呢?
Ⅴ
我們為什么很難表達自己的情緒、感覺?
1.我們對自己的情緒感到羞恥
我們害怕跟別人起沖突。我們有可能認為,擁有良好人際關系的人不應該陷于口頭沖突,不應該陷于激烈的辯論中。
除此之外,我們可能認為,向我們在乎的那些人暴露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有可能會被拒絕。
我們認為自己不應該有,憤怒,嫉妒,絕望,焦慮等情緒。
我們認為自己應該永遠是理性的,并且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我們很害怕,被別人看到我們的脆弱。我們覺得,如果別人知道我們的真實感受的話,他們會看輕我們或者拒絕我們。
2.表達情緒可能會帶來傷害
情緒表達風險很大,我們常常會擔心表達情緒會給我們帶來傷害。
有的人認為,表達情緒意味著暴露自己的弱點,別人有可能會利用自己的情緒來傷害自己。
也有人會擔心,表達情緒之后,會遭到“被拒絕”的傷害。怕認真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得不到回應。
為了避免可能的失望,我們就索性不表達自己的情緒。
我就是這樣的。
3.被動攻擊行為
我們會把自己感到受傷或者生氣的情緒藏起來。表面上說著,我很好,卻用其他方式來表示我們的不滿。
這種人被動攻擊的人的心底,希望別人意識到自己的情緒,但是又不想直接說。
我們對別人采取沉默策略,選擇不表達,然而這反而增加了解決問題的難度。
4.我們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有的人,有的時候,我們想表達自己的情緒,但是,我們不知道怎么說。
我們可能模糊地感覺自己的情緒,卻無法準確分辨每種情緒是什么,或者我們找不到準確地詞去描述。
我們花費了大力氣卻不被人理解,我們會感到很挫敗。
5.我們覺得自己表達的情緒不符合社會認同
現在這個社會,似乎更加鼓勵喧鬧和嘲諷的表達,認真的表達情緒好像顯得有點不合時宜。
我最常用,自嘲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在大多數人都認可“簡單粗暴好過認真表達”時,即使一個人很希望表達自己的情緒,Ta也會害怕與他人的標準產生沖突,被他人嘲笑。
人們可以在群里大量地斗圖、發emoji,卻無法說出自己秘密的心事(Kelly & Watts, 2015)。
Ⅵ
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
1.關注自己的情緒
①接受自己的感受。
在你做點什么之前,你必須能夠識別和接受自己的感受,并且知道,這沒有什么錯的。
感受沒有好壞,它們就只是存在而已。當你感覺到什么的時候,不要對自己生氣。相反,告訴自己,我有這種感受,這是很正常的。
②識別你的身體如何感知你的感受的。
我們的情緒被我們的大腦所控制,而我們的感受被我們的情緒所支配。當你感覺到什么東西的時候,學會記錄你身體的物理反應。
例如,當你感覺到害怕的時候,你可能會流汗;當你覺得尷尬的時候,你的臉可能會變紅;當你生氣的時候,你的心跳會加速。
③學習關于感受的詞匯。
如果你不知道那個詞的話,很難去表達你所感受到的東西。盡可能多的學習那些能夠表達你感受的詞語,越具體越好。
例如,當你想說,我很好,的時候,你可以換成,我很開心,我很幸運,我很激動等;反之,當你想表達,不好的時候,可以試著說,生氣,不確定,失望,被拒絕了等。
④問自己為什么會有如此感受。
盡量地多問自己為什么,找到那個導致你感受的根源。
例如,我覺得我可能要哭了,為什么?因為我的老板讓我很生氣。為什么?因為他冒犯了我。為什么?因為他不尊重我。
繼續問自己一系列為什么,直到你找到你感受的根源。
⑤分解復雜情緒。
通常,你會感受到好幾種情緒。把這幾種夾雜在一起的情緒分解開非常重要,這樣你才能一個一個處理。
比如,你的一個親人,在遭受了長久病痛的折磨之后去世了,你可能會覺得非常傷心,因為他的逝去,但是你同時可能會覺得解脫,因為他們終于不再遭受折磨。
2.向其他人表達你的感受
①用“我”開頭。
當你向其他人表達感受的時候,“我感到”怎樣怎樣更有力,因為能促進連接,并且不讓對方覺得是他們的錯。如果你說“你讓我覺得......”,對方會感受到指責和負罪感。
②主動開啟一段談話,關于你的感受。
決定如何與對方討論你的感受是一個非常令人恐懼的事情。
如果你決定于對方討論你的感受的話,你可以先說一些對方的優點或者你們這段關系的好的地方,然后再用“我......”表達,要真誠。
③清晰地與別人交流。
在表達感受的時候,溝通是非常重要的。
選擇一個信得過的對象去分享你的感受,盡可能的清晰,也盡可能地用你所知道的關于感受的詞匯,和“我......”句型。
如果你要分享一件事情,那么盡可能地清晰地描述它的情況,和它導致的感受。
④當別人向你傾訴的時候,請傾聽。
溝通是雙向的,你必須學會傾聽。你可以通過這樣的一些方式來反饋,“你是否是這么感受的......”,“這個對于來說這么重要,是因為......”等。
⑤深呼吸。
在你作出反應之前,先深呼吸,能幫助你清理頭腦,理性地作出反應。
⑥當你實在有表達困難的時候,尋求專業幫助。
我自己也會盡量,認真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在別人認真表達的時候,也會盡量避免用表情包來拒絕回應。
希望你也是。
別再給我發表情包不說話了,我猜不到你想表達什么。我也不想猜。
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