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思考了很多,也想明白了一些事情,說來還要感謝最近大火的電視劇《我的前半生》,羅子君是一位全職太太,三十三歲,衣食無憂,老公陳俊生年薪150萬。
子君的閨蜜唐晶,是一位拼殺職場的白骨精。
唐晶認為子君是“井底之蛙”,而子君卻覺得唐晶是“自討苦吃”,只會賺錢,不會花錢。
子君作為不思進取的全職媽媽被批判了,花錢如流水,不會做家務不會帶孩子,沒有獨立能力。是啊,她享受著闊太的生活,唯一能抓緊的就是她事業有成的老公。盡管她一再的嚴防死守,老公還是出軌了。在這里,小編也和大家一樣,每當聽到這種妻子在家里生兒育女,丈夫就跑外面花天酒地的例子,心里就奔騰著一萬只草泥馬。但是子君竟然愚蠢到十年中從沒有想過給自己留條退路,老公的出軌對于她來說就是天塌下來了。
“我養你,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這句話簡直就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謊言。有多少全職媽媽選擇在家之前,把這幸福的泡沫當做了定心丸?“女人那么拼命干嘛”“女人還是要回歸家庭”“為了孩子為了家”“在家舒舒服服的多好”……聽了這些話,媽媽們心花怒放,覺得自己老公簡直是世界第一等。然而呢,用不了多久,生活會狠狠的給你一巴掌。撇除陳俊生出軌那段,又有幾個能有羅子君那樣好的待遇呢?
現實生活中,大部分全職媽媽都是迫不得已,老人身體不好,育兒理念陳舊,保姆太貴又不放心,孩子還小,只能親力親為。當然也有很多全職媽媽認為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想要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不論是何種原因,全職媽媽這條路充滿荊棘,相比回歸職場的媽媽而言,全職媽媽需要更大的勇氣。她們需要24小時待崗,全年無休,沒有任何收入,任勞任怨。如果有人還覺得全職媽媽很清閑,就只是陪孩子玩,逛逛街,吃吃下午茶,那么你來試試看???
小編也是一位全職媽媽,在家帶娃一年多,嘗盡了生活的酸甜苦辣?,F實生活中遠遠要比劇情殘酷的多,離開職場,養了娃,家里就矛盾重重,不管怎樣,既然當初選擇了就該堅持走下去,現在全職不代表以后就不規劃人生,所以我以一個過來人的經驗告訴正在抉擇的你,當你想要放棄職場的時候,你應該考慮到這一點:
能否獲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家人可能認為,全職媽媽既然已經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照看孩子這件事上,那么孩子就應該茁壯成長從不生病,這種觀點無形中給全職媽媽增加很多心理壓力,因此,家人尤其是孩子爸爸應該理解全職媽媽的不易,由于不再上班,家庭收入也有所減少,爸爸也要正視這個問題,許多全職媽媽感覺到在喪失經濟來源后,也喪失了話語權,只能自己默默的承受一切。
其實,雖然沒有收入,全職媽媽做出的貢獻是與丈夫相同的,同樣得到尊重。
對于已經奮戰在這條路上的全職媽媽們,你也應該及早的為自己的人生做些打算:
對自己有長期規劃,全職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
全職媽媽重回職場的障礙,除了社會的不寬容、高競爭,恐怕還有自己的不自信。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
孩子的成長的前三年,可能需要的是時時刻刻的陪伴,之后進了幼兒園,需要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多花些功夫,但媽媽也慢慢有了一點自己的時間。因此這個這個階段,全職媽媽可以為自己的將來做打算了。
抽時間約老朋友見面,了解下現在行業的狀況,有些什么新的機會;利用社交媒體加入團體,嘗試結識新朋友。適當的為自己充充電,當和社會的接觸慢慢恢復,全職媽媽自己才做好了重新殺回職場的準備。哪怕暫時不回職場,也要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副業,或者去參加一些志愿活動也是極好的。
劇中陳俊生問子君生活的意義是什么?媽媽們不要掉進柴米油鹽的漩渦中,不能自拔,要想想自己生活的意義是什么?不管你是不是全職媽媽,不管你老公賺多少錢,我們在婚姻中都不能迷失自己。而這個最根本的自己,不需要別人賦予意義,也不是誰能夠養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