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家長和老師,長期以來,忽視對孩子的“愛情”方面的引導和教育,電視、報紙和網絡等媒體又毫不負責任,導致大中學生在“愛情觀”上畸形發展。男生看重的是女生的外貌與身材,往往拿網絡上、電視劇、電視廣告、電影、游戲上的美女作為一個標準,去衡量的某個女生;而女生,則把男生是否會講笑話、是否大膽、是否能短期或長期表現出“真心”來衡量某個男生。當大學畢業之后,金錢又逐步成為最重要的標準之一了。
在“談戀愛”的問題上,中學時代,如果真正能在班里找到志同道合、相伴一生的伴侶,孩子應該要堅持,家長和老師應該鼓勵和支持,而不應該“圍追堵截”。
當然,從高考的競爭的殘酷的角度考慮,對于學習者,杜絕對愛情的期待還是很有必要的。也就是說,你能在談戀愛的過程中,杜絕對愛情的期待,你可以談,如果不能,你還是別談了。
當然,男女生還要能控制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