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亦濃)
01. 善弈者,《通盤無妙手》
看到題目,我會以為這是一本叫教人如何致富的書,看到序前贈語:“謹以此書獻給愿意慢慢變富的你”,更加堅定了這個想法,可是……它最終卻成了一部富含人生哲理的有溫度的書。
古人云: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善醫者無煌煌之名。
就是說,真正會打仗的人,不會有顯赫的英名,因為他為即將到來的戰爭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甚至防患于未然,即使開戰,也會一擊即中,不會演變成激烈的戰爭,也就沒有因為惡戰勝利而一鳴驚人。
同樣,真正醫術很高明的醫生,對于可能罹患病癥的患者已做到了及時預防,自然小病沒有、大病轉小了,也就不會出現挽救絕癥病人這一成名機會。
對于價值投資呢?本書告訴你,通盤無妙手。
“通盤無妙手”來自于下棋術語:“善弈者通盤無妙手”。
就是說一個會下棋的人,往往一整盤棋你是看不到那種神奇的一招致死,或力挽狂瀾的絕招的。因為他早已全盤布局、運籌帷幄了。
而這部《通盤無妙手》,則是一部講價值投資的書,但又不僅僅是,它還通過多篇文章,講到了職業的投資、習慣的投資、人生的投資等。
作者劉紅,萬得三年最強私募基金公司CEO,私募排排網穩健女性私募基金經理。經歷5輪牛熊,26年投資經驗。
02. 關于本書及作者
《通盤無妙手》是劉紅26年投資感悟,劉紅奉行滾雪球式平衡價值投資,構建性價比組合能力較強;曾獲得第二屆“新財富私募投資經理”等多項業內大獎。
本書共分為四部分:點萬兩金;讀萬卷書;悟萬條理;行萬里路。
每一部分如題,“點萬兩金”講的是價值投資方面的心態、規范、技能和感悟。
“讀萬卷書”講的是作者通過讀書所得到的,結合投資和人生的一些經驗和感悟。
“悟萬條理”則是關于工作、生活中的一些收獲和領悟。
“行萬里路”則是從價值投資人的角度出發整理的旅行所得和性價比最高的旅行攻略。
本文僅就我最喜歡的兩部分“點萬兩金”和“讀萬卷書”進行解讀,以饗讀者。
作為行業大咖,我們以為的“三句話不離本行”,劉紅老師踐行得更加不錯,但她的不離本行不是顯而易見的,而是潤物細無聲地偷偷潛入夜的春雨,于萬千的感悟中,不經意地點撥關于陸寶、關于價值投資方面的一些知識和經驗。
03. 第一部分:點萬兩金
此部分包括18篇文章,從投資的心態,說到投資的規范、體系與遠見,投資不是投機,需要做好充分準備沒要保持平常心,并做到知行合一
作者在這一部分中,通過十幾篇文章,將自己多年的經驗積累毫不保留地貢獻了出來,這份經驗不是實打實的專業技能,是作為一名從事投資基金的專業人員能夠長盛不衰的砝碼。
作者涉獵較多,不僅僅是讀書、瑜伽,甚至喜歡觀看格斗,從這方方面面中汲取營養。
比如,書中講到,作者和女兒一起觀看了西安泰格王格斗訓練中心女選手孟博新加坡出戰ONE冠軍賽,孟博86秒結束比賽贏得冠軍,因為孟博一拳KO對手,“還沒看清楚呢,這就贏了嗎?!”
事后,記者采訪孟博,孟博無比輕松地說,這場比賽與她原來預期差不多,這正應了教練團隊墻上的那句話“艱苦訓練,輕松比賽”。
是的,冠軍總是青睞那些日常刻苦訓練的自律者,而不是臨陣磨槍的投機者。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比賽如此,投資也是如此。
投資不是投機,不能一蹴而就,長線投資才有利潤的厚積薄發。
就像朋友對劉紅的評價:無論做什么,瑜伽啊、學格斗啊,都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為她的投資服務。
這樣子專注,做什么事情不會成功呢?“行行出狀元”說的就是能夠專注于一件事,并將事情做到極致的人。
而我們大多數人,在工作中遇到問題,經常性地會想到,去選擇快速解決的方法,而不是最好的,最適合的;甚至有的時候,會將問題掩藏起來,搪塞不了了,到了最后關頭,再匆匆忙忙去想辦法解決。
價值投資怎么做呢?書中用巴菲特的話來進行了解釋:
其一,“我寧愿要一個規模僅為1000萬美元而投資回報率高達15%的企業,也不愿經營一個規模大到10億美元而投資回報率僅僅為5%的企業”。
“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的才算好貓”,價值投資,最需要考慮的自然是價值了,而不是面子。
其二,當一件事做成的幾率為50%的時候,不要做。你看到的是50%的成功,其實,它也蘊含著50%的失敗。
巴菲特說:“為什么你不背著一頂打開概率為50%的降落傘從飛機上往下跳呢?”誰敢冒著只有50%的生還機會去試驗?價值投資不允許這么做。
這就引出了第三條:
“第一,永遠不要虧損。第二,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原則。”
做好了上述三點,就可以去做投資了嗎?當然可以,但要想做好、做長久,僅僅遵循這三點是遠遠不夠的。
價值投資需要規避人性的各種誤判心理,一般人很難堅守。
針對此,作者在書中列舉了巴菲特在其職業生涯中的的很多詳細案例。
從巴菲特的生平經歷,及他漫長的投資生涯中,“逃頂”成功、斥巨資收購《布法羅晚報》等來詳述,并給出了自己的結論:內心強大的巴菲特,其經歷、磨煉及最后的成就,都非常人所有。
通過案例,可以看出,巴菲特的成功,除了他自律地堅守自己的原則,內心強大也是必要條件。
真正的價值投資者,大概率是孤獨逆行者,除了勇氣,更需要韌性和超乎常人的耐心。
04. 第二部分:讀萬卷書
這部分是本書中最吸引我的。
本部分共包括19篇文章,每篇文章里至少包括一本書的感悟,“開卷有益”在作者這里得到了最大的詮釋。
作者從所讀的每一本書中得到了關于價值投資的真理,“三句話不離本行”,可見其對于自己所做的工作之熱愛,因為熱愛所以專注,因為專注所以專業,所以成功。
書中不僅有“黃金屋”,還有“顏如玉”。
但每個人心目中的顏如玉不同,對于股癡劉紅來說,她的顏如玉自然跟價值投資有關。
從《億萬美元的錯誤》中,她領悟到“要從他人的錯誤中學習,因為你自己不可能犯下所有的錯誤”,所有的投資都有風險,無論這名投資者有多聰明、多老練、多成功,“所以,我們需要的就是永遠都是做最好的自己!”
從《巴魯克自傳》里,她收獲了巴魯克永不摒棄的習慣:分析自己為何失敗,認清自己都在哪些方面出差錯,不為自己找借口,不犯重復錯誤等。
從投資角度來說,則是“留住錢、管好錢比賺錢本身更需要定力和專業性”,所以,價值投資者需要堅守自己的價值投資信仰。
《最好的告別》、《成本的難題》里談到的醫院對患者過度治療問題,聯系到了投資方面,作者想到了社會老齡化問題,及如何尋找老齡化催生的投資機會成了以后持續關注的重點。真正的企業家需要有社會責任感。
另外,在這一部分,作者還提到了電影《調音師》,作者解讀得非常精彩,此處就不劇透了。
本部分的其余文章,在解讀書籍輸出感悟的最后,作者總是會聯系到價值投資,但唯獨《調音師》這一篇,與投資無關,但與人性有關。
第三部分“悟萬條理”(包括16篇文章)和第四部分“行萬里路”(包括7篇游記感悟)以個人和周邊同事、朋友結合行業大咖等案例故事講述了與投資有關、與人生有關的收獲與感悟,這里不做贅述。
05. 總結
這是一本從事價值投資的作者寫的書,內容涉及到了價值投資,但更多的卻是作者在她生活中的感悟,從投資工作,到讀書,到悟出道理,到行萬里路的所見所得,娓娓道來,溫情而不枯燥,結合投資經驗和人生經驗的所得,不僅有益于投資理財,更有益于開啟修身養性的人生。
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言,不可能犯所有的錯誤,所以需要從別人的錯誤中總結經驗。
“越是成功的人,越要承受更多的痛苦,尤其是精神層面的痛苦”就是這里道理。
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也不可能經歷所有的經歷,那就多讀書,從書中學習別人曾經經歷過的教訓、經驗,規避類似的錯誤,豐富今后的人生。
劉紅說:“投資千萬別急,慢即是快!請堅信復利的價值!”
投資如此,其實,人生的投資何嘗不是如此呢!
認準目標后,就不要浮躁,需要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地去努力,為自己的夢想添磚加瓦,去建構自己的未來。
勇敢復盤過去,好好投資自己今后的人生吧,只要開始,就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