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湘紫
我艷羨她的才情,不僅僅是她的才情成就了她的婚姻或者愛情。
01
那天午飯后,小北一時興起和我玩兒起了飛花令,說到“自是花中第一流”時,我再次對這位出生于山東章丘的千古女詞人心生艷羨。
我艷羨她的才情,不僅是因為她的才情成就了她的婚姻或者愛情。
那時的趙明誠,也是翩翩公子富貴家庭出身,可提起身在閨中就才名遠播的李清照,他更是多了一份敬服、尊重,大有拜倒在她石榴裙下之意。而他又不能直接表白愛慕之情,只得尋了一個良方。
他去告訴父親趙挺之,說自己午覺時做了個夢,醒后只記得書上的三句話: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 。隨后說自己想了好久想不明白是何意,就讓父親幫忙解夢。父親就說:詞女之夫,你將來要娶個女詞人當妻。
后來趙父便跟李父(李格非)提親了,最后趙明誠抱得美才女歸,成為一段佳話良緣。
若一個男人對你動了傾慕之心,必將花去全身精力去愛你。一如趙明誠對李清照所花的心思,哪怕對自己父親施以善意的欺騙也要獲得李清照的芳心。
02
初婚不久的李清照和趙明誠自然琴瑟和鳴,歲月靜好。
可這樣靜好的日子便遭到了第一次婚后離別的考驗。
他們結婚時,趙明誠還是一個太學生,結婚后趙明誠考取了功名要去外地就職了,這時的清照和明誠第一次嘗到了小別更勝新婚的滋味。
我仿佛看見清照一個人在新房里忖度、思念,然后將思念付諸筆端。轉輾反側后,任紅燭垂淚到天明,也借酒消愁,可腦海里仍都是趙明誠的身影。
喝酒不敢大醉,怕錯過你回來時的消息,出門游玩不敢與人結伴,怕同伴看出她思念她的形狀。那一刻,她不再是萬人膜拜敬仰的才女詞人,而僅僅是一個婦人,僅僅是一個女人對丈夫的思念與愛戀。
當趙明誠看到清照的文字時,也不甘示弱,也想回一封“情詩”給自己的心上人。他便把自己關在屋內,認真作起詩來。三天三夜,不飲不食,在撕了寫寫了撕的循環模式之后,他終于留下了自認為好的五十首詞篇,且將清照寫的一起拿去給友人賞鑒,最后友人選出的上乘作品卻是李清照的那首《醉花陰》。
趙明誠的這種種行為不管是出于古代男人的大男子主義也好,還是想在清照面前展露自己的才華不輸人也好,總之那時的她至少心里是看重清照的,肯為她花心思。可以看出那時的清照在他心里的位置是多重要,至少他又博佳人一笑的決心。
一闕《醉花陰》,再次讓趙明誠對李清照心生崇拜與寵愛,也讓清照芳名更加聞名。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 ? ——李清照
這闕詞便是李三瘦其中最經典的一瘦,自己比黃花(菊花)還要瘦,花能有多大,可是人卻比花還瘦小,是何原因至使我們的女主如此消瘦呢?原來是男主在外當官,女主茶飯不思、寢食難安思念成疾而至。
哪怕當時菊花花開正好,可誰與她一同欣賞呢?哪怕菊花的暗香縈繞在衣袖之中,可女主清照早已沒有心情聞之,她滿心記掛的只有丈夫趙明誠,可這思念又與何人說呢?只好一個人孤單地飲酒,對花對月傷懷。
才女就是不一樣,她明明思念丈夫,卻不直接說出口,偏偏說半夜涼初透,哪里涼?除了夜色氣溫驟降有微冷之感,涼卻更多的在于女主自己的心,佳節沒人陪伴,美酒無人同醉,是孤單、是遺憾、是思念。這樣一個才華橫溢、對花對月孤芳自賞的美人怎能不讓趙明誠心疼與掛念?又怎能不讓千年后的我們仰望艷羨?
03
我艷羨她的才情,所以一直抬頭仰望,可我未必羨慕她的愛情。
一開始她與趙明誠煮茶潑墨,花前月下,著實令人羨慕,可當他們的愛情與國破家亡聯系在一起的時候,那個女人心里的至關重要的愛情在那個男人心里卻一文不值,甚至還不如他的考古寶貝重要。
南渡以后趙李之間不得不面臨著太多的分離,在趙明誠臨陣逃脫被宋高宗重新啟用后趙李之間也開始了不可未知的分離,可趙明誠與妻子告別時竟沒有只言片語地擔心妻子的安危,反而他這樣說:迫不得已的時候,可先扔掉笨重的、衣服、古畫之類,再扔古器,最重要的宗器絕對不能仍,人在東西在,若非人死,東西不能丟。
國難當頭,趙明誠留給清照和我們只有他作為一個考古學家的敬業精神,全然沒有了對他面前這個女子,一個與他有著近三十年婚姻女人的擔憂,哪怕一句話,一個字也沒有,這才讓人感覺他的涼薄。
這樣的男人若是自私起來,眼里便沒了愛情,只有利益。只有他的那些古董寶器,冰冷的樣子如同他那顆冰冷的心,可憐我們的清照還在原地目送。
穿越歷史的軌道,我仿佛看見,在塵土飛揚的大地里,一個婦人在目送她的丈夫遠去,眼里充滿了不安、擔憂與恐懼。她擔憂丈夫在前線的戰況,擔憂自己的這些古董寶器要如何運送與保存,畢竟時局動蕩、居無定所,一個女子要怎樣才能保護自己和丈夫的珍寶?
看著她孤單的身影,殘陽下的她更加消瘦,可憐白發生,我卻擔心她自己要怎么辦?前路未卜,只身一人,要如何才能保全?惋惜她出生在那樣的年代,心痛到落淚,它冰冷了我的手指……
再讀清照的詞,依舊愛她的字,仰望她的才情,可卻不羨慕她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