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大抵是一個沒有任何懸念、沒有任何轉(zhuǎn)折,平淡地仿佛一眼就可以看到結(jié)局的故事。但越是這樣的故事,越是值得一看。因為它本身不存在幻想,它只是稀松平常,就像是在絮絮叨叨地講述身邊一件又一件的小事,你隨時可以看到自己的、他人的、潛伏的、淺而易見的那部分。
看到就是小說的意義。它會讓你有了一種神秘的預(yù)測能力,你可以看到陷阱在哪里,你有了避開的機會;你可以看到出路在哪里,你有了追逐的方向。但是,它也讓你有了一種無望的失落感,因為不去掙扎,你就會跌落其中。
第一章
16歲的莉迪亞自殺了,但是沒有人知道。全家人都以為莉迪亞只是離家出走,很快就會回來。焦急地尋找而不可得之后,他們求助了警方。接著是漫長的等待和真相的顯露:莉迪亞的尸體在湖里面被發(fā)現(xiàn)了。
在未被打亂和被打亂的生活節(jié)奏里,已經(jīng)開始為后續(xù)的劇情埋下了很多伏筆。父親詹姆斯和他的助教路易莎。妹妹漢娜對于姐姐的嫉妒。全家人藏也藏不住的孤獨感。
小孩和成人的世界有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他們固守著自己的世界,無法知曉彼此世界的規(guī)則。也有可能是成人過于健忘和忙碌,他們已經(jīng)想不出童稚的自己是什么模樣。
莉迪亞一直對父母謊稱自己留校學(xué)習(xí)、謊稱自己豐富多彩的生活還有親昵的朋友。但是她一直只有自己一個人。莉迪亞努力地在家人面前保持著他們所期望的模樣,因為越是真實的自己,越是無法取悅最親近的人。
第二章
雖然成人之后我們擁有了主宰自己生活的自由和力量,但是大多數(shù)的人都并不具有這樣的勇氣和智慧,他們只是延續(xù)著過去的遭遇。
母親瑪麗琳三歲后就失去了父親,她天性高傲而有野心,她拒絕成為像母親一樣循規(guī)蹈矩的女人,所以她不斷地挑戰(zhàn)世俗的眼光,她想成為醫(yī)生——因為可以最大程度地拉開和母親的距離。
父親詹姆斯的父親假冒他人的名字來到了加州,對于冒名者,他們害怕被揭穿,所以拼命融入人群,極力避免與眾不同。詹姆斯憑借自己的努力和天賦成為一名哈佛的學(xué)生,但是內(nèi)心的自卑感一直都成為無法治愈的部分。
他們在因緣際會下相遇了。瑪麗琳因為詹姆斯的與眾不同而愛上他,而詹姆斯因為瑪麗琳的普通和自然而愛上她。這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越是有缺陷的自體,越是容易沉迷在愛情的幻想之中,他們以為自己得到了救贖,其實只不過是逃避現(xiàn)實的偽幣而已。這種短暫而表面的圓滿,只是一種幻象。
畢業(yè)時,他沒有如愿成為哈佛教授,只是去了普通的學(xué)院;她也沒有成為一名醫(yī)生,反而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不解決自身的殘缺,而用愛情去遮蔽,只是刻舟求木。愛情無法雪中送炭,只能錦上添花。
瑪麗琳雖然完成了母親的期望——丈夫、孩子和房子。但是和母親的要求相去甚遠,母親嫌棄詹姆斯太矮、太窮和不夠有本事。而瑪麗琳的婚禮,也成為她和母親的最后一次相見。
第三章
在莉迪亞的葬禮之后,大家都各懷心事。瑪麗琳難以承受打擊,她曾經(jīng)一度幻想女兒會成為自己無法成為的人。詹姆斯回校拿遺體報告和路易莎發(fā)生了關(guān)系。內(nèi)斯懷疑杰克的花心與妹妹的死亡有關(guān),但卻從杰克的口中知道了家里的關(guān)系才是根源。漢娜想要安慰母親卻無能為力。一次有預(yù)謀的意外,讓所有潛在的問題都浮出了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