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的前半生》女主人公是一個全職太太,37歲,衣食無憂,每天穿著光鮮亮麗,孩子有保姆照顧,自己每天的任務就是對抗日益松弛的皮膚。她的丈夫生活上老實穩重,工作上是兢兢業業的職場精英。
羅子君一直都在自以為溫暖的庇護所里享受著溫暖和安逸的生活,用一無是處評價那個時候的她一點都不過分。每天只是買買買,八萬塊錢的定制鞋,確定她家的錢不是陳俊生辛辛苦苦賺來的而是大風刮來的嗎?
講真,前幾集對羅子君著實反感,有種恨鐵不成剛的感覺。討厭她普通寄生蟲般的把幸福完全依附在一個男人身上。
如果說無法令渣男回頭是岸,早早的嗅覺出婚姻里的危機。是不是可以學著像唐晶一樣自立自強呢,這樣就不至于被苦難猝不及防的打到,就不會感覺生活欺騙了她。她可以靠自己的力量站起來,用自己的雙手給渣男和小三強有力的還擊。
可是從一開始,羅子君每走的一步路都偏離了正確的軌道。陳俊生的一句“我養你”,她信以為真,果真放下了自己的一切,心安理得的等在家里被老公養。
或許,曾經的他們你儂我儂,他舍不得貌美如花的她在職場里廝殺,是真的愿用自己后半生的努力養她一直貌美如花。
事實上,走入了婚姻,經過的雞零狗碎的生活過后。生活的激情已經被磨滅,生活的重壓壓的人喘不過氣來,那個男人的說過的“我養你”已經基本上被淡忘,此時的他多希望養尊處優的你可以幫他分擔生活的重擔。
這真的不是男人的背信棄義,而是女人太天真無邪。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的歲月靜好,所謂的歲月靜好只不過是背后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你的那個男人,他絕對有中途變卦不在想替你負重前行的權利,如果中途他丟下你,此時還在伸手等著被養的女人們啊結局只能像羅子君那樣。
婚姻的城墻一夜間轟然倒塌,羅子君從安逸的庇護所被強行抽離出來。家散了,老公離開了,甚至孩子都要被爺爺奶奶帶走。
羅子君說“什么都是假的,什么都是騙人的,突然覺得整個世界充滿了虛偽和算計,好像突然從一個庇護所走了出來,黑風給面撲面而來,看不見眼前的路,七年的婚姻,我的青春年華一夜崩塌,留在我身邊的只有平兒,他們現在竟然連平兒也想帶走。”
甚至,陳俊生還請了個律師來威脅她,沒有工作,沒有工作能力,什么都不會做,這意味著無法給孩子更好的發展無論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如果還想保證平兒的生活質量那么撫養權必須歸陳俊生。
好多人在罵陳俊生是渣男,大家忽略了一個道理,物先必腐而后蟲生。如果之前羅子君有自己的工作經濟獨立,那么今天的陳俊生必然不敢這么放肆,必然不敢把事情做的如此決絕。
還好在賀函和唐晶的幫助下找到一個一個月三千元的工作和一個很好的律師,最終贏得了孩子的撫養權。
看到了嗎這就是現實,一個月三千元,在以前還不夠羅子君買雙鞋的,然而今天就是靠這份每個月三千元的工資,讓所有人知道她是有經濟能力可以撫養孩子的。如果她僅僅在法官面前展現自己的棄婦形象,哭哭啼啼的痛訴渣男的背信棄義,乞求不要讓他和平兒母子分離。法官是萬萬不會同情心泛濫的!
2
以前看到過一個故事,同樣是兩個離婚的女人,卻有著不同的結局。暫且取名叫A女和B女吧。
A女是職場“白骨精”,婚姻生活并沒有讓她放棄自我提升,反而更加的努力,工作上就像開了掛一樣一路晉升,隨之而來的是存款上的數字蹭蹭的長。
渣男出軌,離婚以后,她通過動用各種人力和物力的關系讓渣男凈身出戶。再堅強的人,婚姻破碎也免不了讓女人黯然神傷。她需要調整心情,去把年假都休了,帶著孩子把以前由于工作時間想去而沒有去的所有地方玩了個遍。回來以后除了努力工作外,還報了健身班和美術班用來提升自己。她的孩子在她強大的氣場感染下絲毫沒有受到父母離異的影響,反而更加的乖巧懂事,更加努力的讀書,后來考上了一個特別好的大學。
如果不是經濟獨立,沒有金錢的支撐,她憑借什么重新的站起來呢!憑什么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
相反B女則是一個在家只管相夫教子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家庭主婦。沒有自己的工作,沒有自己的愛好,和事業有成的老公沒有一絲共同話題,每次一會蓬頭垢面的伸手管老公要錢。試問,又有哪個男的喜歡這樣一個女的。
后來的結局不說大家肯定也猜到了,她老公和他離婚以后找了一個可以輔佐他事業的老婆。還好他把房子和孩子都留給了老婆,還答應每個月支付給一定的撫養費。
即便是這樣,由于自己沒有收入每個月不算太多的生活費讓她的生活捉衣見肘。每天最常見的場景就是在大罵孩子“和你爸一樣是個討債鬼,如果不是你我的日子能過得這么苦嗎!”
我看苦的是孩子,攤上這么一個媽,自己不努力上進,不經濟獨立反過來還怪孩子。
3
沒有人有義務一輩子對你負責人,就算是自己至親的父母也不可能養你一輩子,何況與你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陌生人呢。
不要相信男人所謂的“你只負責貌美如花,我來負責賺錢養家”這種屁話。他會一直賺錢不假,可是你卻不會一直貌美如花。
婚姻易碎,只有自己經濟獨立,努力賺錢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