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并不能光看外表而去判斷他人的文化修養和思想。
她是一位新來的食堂阿姨,身材有點矮小,暗黃色的臉上布滿了那歲月的皺紋。一頂紅色鴨舌帽搭著一件紅色的上衣還有一件掛在身前的白色廚衣。看上去有種說不出的感受。她是新來的,所以我并不能像對其他我認識的阿姨一樣去了解她。就在幾個小時前,我犯了一個錯。
中午,飯堂里的人早已是胸貼背,十分擁擠,再加上嘈雜的話語不斷的在耳邊呼嘯,我開始有些煩躁。
我排著隊,在這嘈雜的環境中等待打飯。大約過去了十幾分鐘,終于!輪到我了!當然,給我打飯的阿姨,正是那個新來的。
剛開始我以溫和的語氣對這個新來的阿姨說:“阿姨,我要兩份六塊二,我要粥!”
她好像有點不明白。
我心想可能是因為太嘈雜吵鬧的緣故導致阿姨沒有聽清。于是,我以同樣的語氣又對阿姨說了一遍。
她好像聽明白了?但她只刷了我六塊二(兩份應該是十二塊四)
她給我打了兩碗粥,放到了我面前,我覺得莫名其妙?她還是沒有明白。
我開始有些煩躁,語氣也變得有些直硬“菜呢?你給我兩碗粥我吃什么?”
她連忙解釋道“你說要兩份粥,一份粥是3塊錢…”
她還沒說完,我已經暴躁起來,打斷了她的話“我說我要的是兩份六塊二的粥,兩份應該是12.4元,我本以為你是一份一份的刷,結果?沒菜怎么吃?”我喊的很大聲,以一種極其蔑視與不尊重的語氣質問著她。
阿姨沒有說話,她呆呆的現在打飯臺看著兩碗粥無奈的,還是不太明白我在說什么。
后來旁邊的另一個打飯的大叔過來提醒了一些阿姨,阿姨沒有說話,只是默默的又刷了我六塊二,幫我把兩份的粥菜都打好了。
把飯拿到宿舍,我回想起阿姨當時口罩下無奈的神情。我開始有些內疚,有點自責。作為一個幼輩,我的確不應該用那種傷人的語氣對阿姨說話,即使她聽不明白。
我想了想,并不是我定義的這個阿姨傻,做事不會過腦,主要還是因為我當時沒有說清楚。
我當時應該一份一份的點,有條有理的和阿姨講清楚。就不會有那么令我內疚,令阿姨無奈的后續事情發生,我也不會說出那種話,語言是最具有攻擊力的。
對待每一個人,真的不能因為外表,就去定義一個人的思想;不能因為自身原因,就去責怪一個人;換位思考,其實錯的也許是自己。
阿姨,對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