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有很多姑娘不愿意一個人去吃飯一個人去逛街一個人看電影……并不是說不獨立,而是在現(xiàn)在這個社會,在很多人看來,一個人意味著被孤立,被拋棄。
那么,真的是這樣嗎?
我覺得不是的。
有的事情,一個人要比兩個人好。比如,只有在一個人看電影時,你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劇情,而不必在觀影途中與同行的人竊語“你看到剛才那個景了嗎?簡直就是個bug啊。”或者明明不喜歡看這場電影卻要迎合別人說“很棒啊”,你明明走的是小眾路線,為什么不肯拒絕身邊要一起看科幻大片的邀請?再來,只有一個人在旅途中,才能用眼耳口鼻觸去感受周遭的一切,你才能從旅途中有所收獲,獲得治愈,而不是,每每在一個人頭攢動的熱門景點和一幫人一起比耶自拍到此一游。總有些時候,你是需要一個人待著的。
人生,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要一個人過的,太過熱鬧,或者,太依賴熱鬧,容易迷失。
我的一個同學,暫且稱她為Y小姐吧。Y小姐是大二轉到我們專業(yè)的,因為之前在校內(nèi)的社團中見過幾面,我算是她在新的班級中比較熟悉的人,于是當她提出帶她一起吃飯時,我便同意了。
一來二去,兩人便更加熟絡起來。Y小姐是一個很優(yōu)秀的人,轉過來之前在原專業(yè)拿到了幾乎滿績的好成績,即使來到了新的專業(yè),也能很快的適應,她很聰明,也很努力,人也不賴。但是,我漸漸發(fā)現(xiàn),Y小姐,身上最大的一個特點,便是害怕“一個人”,也可以說是,害怕在別人看起來是一個人。
有的時候,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沒有時間去食堂或者是叫了外賣不想去食堂,這種時候,我都會和Y小姐提前說好,然后她的做法就是“那我打包回去吃好了。”
“為什么不在食堂吃呢?帶回去多麻煩。”當她說這句話的時候我覺得很疑惑。
“一個人吃飯多尷尬。”
尷尬——么?
后來,我去吃飯的時候留意了其他桌一個人吃飯的人,發(fā)現(xiàn),他們大多數(shù)都是在玩手機。這種景象,像極了車站和地鐵上的“低頭族”。
難道他們真的是有做不完的工作嗎?忙到連好好吃一頓飯的時間都沒有嗎?我想,他們想傳達給別人大概的意思是:看到了嗎?我才不是一個人呢?我忙著呢?
快時代的人們,焦慮而缺乏安全感。電子產(chǎn)品,網(wǎng)絡社交的出現(xiàn),省去了傳統(tǒng)交流的成本和麻煩,同時,也構建了一個華麗的虛擬城堡,在這里,你可以不做別人的附屬品,你可以成為王。
所以,為什么還要浪費表情和口水去和明天就見不到的陌生人打交道呢?
可是,即使如此,你也沒能學會如何獨處,同時還逐漸喪失了人際交往能力。
我們不愿意一個人,除了在意別人的眼光以外,也是,擔心伸出去的手沒人會握想緩和氛圍的話題沒人會接,這種時候,你會祈求老天賜一個人站在你身旁,即使是通訊錄上只有群發(fā)來往的也好,也好過,突然安靜的空氣。
人類之所以被稱為社會人,就在于我們不能脫離社會而存在,而處在社會中,在千絲萬縷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網(wǎng)中,我們不可能不在意別人的目光而成為獨立的個體,但是,即使如此,也不應該被所謂的目光束縛,畢竟,人生在世,舒服二字。況且,別人才沒有時間去管你是不是一個人呢,大家都忙著呢。
e0 bd??5?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