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形式就是讀和聽
一般在我們大學創意寫作課堂上,我們會采用工作坊的形式,老師自己也是寫作者,而且是已經出版過作品的作者,他會跟同學們一起來讀其中一位同學的作品,大家都會看這位同學的作品,一般也是由老師來引導,給出一些意見,然后他們再根據這樣的意見進行下一輪的修改。現在大家對寫作坊這樣的教學形式已經非常認可了,其實在很久以前,追溯到1936年之前,當時是愛荷華大學的文學教授寫了一些東西,說咱們交流交流,然后就去餐廳的二樓,你讀一讀你的作品,我讀一讀我的作品,大家覺得很開心,其中有一個教授在1936年的時候終于說通了大學的一位校長,就是我們能不能有這樣的課呢?所以后來就這么開始了第一輪創意寫作課,我讀一讀、大家來聽一聽這樣的寫作坊的教學方式就流傳到今天了。
1996年在美國有60個MFA的點,所以平均每一年有一個,在不同的大學。到了2010年,有220個創意寫作的項目,其中有130個是全日制授課的,老師和學生面對面的,大概有80個左右的項目是大家平時有時間的話就集中來上課,然后回去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交換意見和想法。
創意寫作是一個藝術學位
創意寫作在中國應該說還是起步階段,在美國它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了,所以在美國,MFA這個學位是專門為了創意寫作這個項目設立的終端學位,其實跟其他的藝術類學位是一樣的,如果你學繪畫、學音樂,拿到的終端學位都是MFA。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創意寫作是一個藝術的學位。在美國,如果你要在大學里面教創意寫作,你首先必須有這個MFA的創意寫作終端學位,很多大學還是需要一個證書的。另外一方面,只有這一個證書還是不夠,你本人必須是寫作者,必須有出版的作品,這兩樣加起來可以獲得在大學里面教課的一個職位。特別跟大家提到MFA這個學位是一個終端學位,跟我們普通意義上的碩士——比如拿了碩士還可以再去拿一個博士——是不一樣的,它到這里就結束了。那么在美國有一些大學有所謂的創意寫作博士點,它其實不是專門學創意寫作的,它大部分的課程是學文學、學文藝理論的。
當然我們的確看到MFA這個項目培養了很多美國作家,大家可能比較熟悉的是美國作家奧康納,她是1947年獲得美國的創意寫作MFA的,那時候還是創意寫作非常年輕的時候。說起奧康納這么有名的愛荷華校友,她個人非常不喜歡寫作坊的工作方式,她覺得這對他來說根本就沒有幫助,是“瞎子里的瞎子”。
一本好書本身就是一位好老師,所以我們每一位老師、學生應該去讀好的作品,然后自己去研究,這本書本身就是一位好的老師,這個可以跟寫作坊的形式結合起來。所以在課堂上我通常會讓學生們讀一些相當不錯的作品,真正地去欣賞,真正地去分析,也可以讓同學們看到一個好的作品包括哪些元素,當他知道了這些之后再去看自己的作品,也會有一個參照。
創意寫作課不僅是寫作,更要閱讀
我認為我們在教創意寫作課的時候,教同學們怎么樣閱讀甚至是更重要的,怎么樣閱讀不是怎么樣分析它、批評它。而是我在閱讀的過程當中被這個作品本身所感動,我愿意去感動,感動之后我再來分析是哪些東西讓我感動了。之前關于怎么樣被感動,我們沒有好好去教,這其實就錯過了很多細節。大家在工作當中教創意寫作、跟學生交流的時候,可能經常會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為什么要有這樣一個項目出來?可以很肯定地告訴大家,我們同學中的大部分人不會成為專職的作家,那么為什么我們還要教這個課程呢?我認為其實是希望在課堂上能夠給大家提供這樣一個機會、平臺,還能夠被文字感動,能夠去欣賞它、領略它。在現代社會一切都是視覺化、快消費的,可能我們的創意寫作課程是最后一個堡壘、最后一個陣地,讓大家被文字非常深入人心的力量所感動。
閱讀文本需要積極的想象力
除了真正能夠培養同學們對文字的熱愛之外,其實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目標,是在創意寫作課上可以達成的,第一個就是讓每一個同學有一個聲音,這個聲音可以讀出來,哪怕就是班里這幾位同學能夠聽到,這也是一個非常獨特的事。第二個非常重要的是,看文字的時候其實需要我們有非常積極的想象力,這個想象力一定要能夠調動起來,你在看一部電影的時候不需要想象力,因為它完全在你面前了,你看就可以了。但是在看文字的時候,你要能夠真正想象他人的、很多年前的艱難處境,能夠培養你對他人的同情心,這個在我們現代社會是越來越缺乏了,所以在課堂上通過閱讀、通過寫作,能夠培養對他人的關愛心和同情心。
本文整理自瑪麗·海倫在2014年創意寫作國際論壇上的發言。
瑪麗·海倫,美國克雷頓大學英語與創意寫作教授,同時在太平洋大學創意寫作研究生項目授課。畢業于愛荷華大學創意寫作工作室并獲得MFA學位。曾在美國多所大學、工作室、讀書俱樂部、社區小組做訪問作家并發表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