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歡荷花,喜歡它那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和清雅脫俗的容顏。
第一次親眼看到荷花,是在北京的紫竹苑。九十年代我還在塞外鋼城居住生活,有年夏天我和妻來北京旅游,專程來紫竹苑看竹子,沒想到卻在這里撞見了荷花。
那天正值中午,天空萬里無云驕陽似火,我們無意走到紫竹苑的荷花池,見滿池荷葉如撐出的一柄柄碧傘,荷花朵朵如嬌艷的仙子,在微風中搖曳著身姿。為了近距離感受荷花,我們選擇了水中游船,船工頭頂斗笠,一根長長的竹篙點入水中,船便在荷花中穿行,我們在船上手撫荷葉,撩一把水,聞一聞荷花的清香,近距離觀看到了蓮蓬、荷花與花苞,那天荷花入夢……
隨后我們的北海、頤和園、陶然亭、大觀園等等公園之游,這些園中別樣的荷花風姿,不停的撞擊著我的心靈……這個夏天,荷花成了主角。
從此,我就喜歡上了荷花。
二十一世紀初,我家移居北京,更是開啟了與荷花的一期一會之旅。每年夏天,我們會到北京不同地方看荷花,我們?nèi)ミ^圓明園、頤和園、北海、紫竹苑、玉淵潭、植物園、動物園、陶然亭、大觀園、蓮花池、青龍湖、南宮(后來這個小公園被關(guān)閉)、北宮山……太多的公園數(shù)不過來了,幾乎大大小小公園,只要有水就有荷花,可見北京人民對荷花的喜愛。
大大小小的公園都留下了我們賞荷的身影。
我家門口有個森林公園,五十年代這里還是個荒灘,經(jīng)過三院幾代職工的植樹造林和不斷修建改造,變身成了森林公園,也是三院職工家屬健身休閑的后花園。這個公園里有很多樹,也有很多花,但這個公園里卻以前沒有荷花,因為沒有水。
大概十幾年前,三院對公園進行了改造,在原來的洼地處挖出了三個大小不一的池子,引來了水源,每年春天開始蓄水,并在池子里種上荷花。
從此以后,我們每年夏天就可以在家門口的森林公園隨時隨地的看荷花了。
每年的夏天到秋天,我去森林公園時,不管是晨練還是徬晚遛彎,都會路過荷花池看一眼荷花。
通過一次次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了荷花不同階段的美: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荷花盛開時,紅荷綠裳,搖曳生姿。偶然發(fā)現(xiàn),早晨開放的花朵,晚上竟然會閉合,難道花朵也要睡覺?
雨中荷葉,亮晶晶、圓滾滾的水珠在荷葉里滾動;
秋天荷葉干枯在池中,風吹過或雨點打在枯荷葉上,枯荷聽風聽雨,也是絕佳。
可今年初夏,我發(fā)現(xiàn)有些不對頭,因為森林公園里最大和第二大的荷花池里,長滿了菖蒲和蘆葦,密密麻麻的占據(jù)了所有的水域,擠占了荷花的領(lǐng)地。荷花只能邊邊角角的幾個地方,稀稀落落的長出幾片葉子。那個最小的荷花池里沒有長蘆葦和菖蒲,但水面空蕩蕩的,連一片荷葉都沒有。
就在我失望的時候,以為今年在這里看不到荷花時,森林公園的荷花給我?guī)砹梭@喜。
六月份,荷葉寥寥的大荷花塘中,竟然開出了荷花,就在棧道旁,雖然僅此一朵,但是美麗之極。后續(xù)這里又接連不斷的開了好幾朵,每次僅一朵,在諾大的荷花池中,特別醒目。
我想,雖然荷花數(shù)量少,今年也算看到了。
更沒有想到的是,到了六月上旬,小荷花塘里開始次第長出了荷葉,并且很快荷葉就鋪滿了水面,七月初偶爾可見花開,到了七月下旬花苞突然就增多了。
進入八月,這池荷花進入盛花期,花朵競相開放,大有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感覺,花朵都是粉紅色的,每天吸引了很多路人到此拍照。我也今天拍一張,明天拍一張,不知不覺拍了不少。
今天我就把進入八月拍的荷花照片集中在一起,作為八月記憶。
注:八月中旬發(fā)表文章,但荷花池的荷花依然如故的綻放,我知道總有一天她會全部凋零,所以最近每次路過荷花池,我都會走近看一眼荷花,拍幾張照片,偶爾找到靈感,拍一張好的照片,每次拍完又覺雷同,但每天的心情不一樣。我拍完荷花,陸陸續(xù)續(xù)會把照片集中放在一起,記錄下來荷花池花開過程,作為荷花池的一個月的持續(xù)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