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常有些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天生就不如人家的孩子,看到人家孩子懂禮貌、愛學習……就嫌棄自家孩子這也不是,那也不是。總是把問題推到自己孩子身上,卻從來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要知道人家孩子之所以那么優秀,那是因為人家父母教育得好。那到底要怎樣教育孩子呢?什么方法最有效呢?其實真正的教育不是點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它是春風拂面的溫潤、潤物無聲的滋養,是走近孩子,靜待花開的那份親近和耐心,是言傳,是身教,是境育,是時時處處給孩子一個榜樣來參照,來學習的教育。
? ? ? ? 我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也是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的 ,為此,我也是絞盡腦汁來幫助他改正缺點。能通過說教幫他改正的,我就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告訴他哪里做得不對,應該要怎么做。有時他不太能接受,我便會通過講故事說服他。如果他不愛聽,我給他寫信,用文字去感化他。如果還是不起作用,我會給他看活生生的例子,尤其是尋找好的榜樣讓他折服,使他深受教育,得到感化。舉個例子說吧,曾經有一段時間,我發現我兒子不太懂得珍惜自己現有的生活,他總覺得自己的生活還不夠優越,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有點不屑一顧,是那種典型的“生在福中不知福”的孩子。為此我給他講了一對深受苦難的姐妹花頑強生活的故事,他聽了沒什么感觸,于是我就帶著他去拜訪了那個家庭,當他親眼看到兩個病重的孩子租住在破亂臟小的屋子里,鍋臺上是又冷又焦又沒營養的鍋貼,而兩個被病痛折磨得瘦削的還發著高燒卻沒有大人看護,但依然能夠微笑著生活的孩子……他沉默了,他本來酷酷的表情不復存在了,回家的路上他也變得異常安靜,回家以后,他甚至還建議我去幫助那對可憐的孩子,而在生活中也不再挑吃挑穿,也不再抱怨我不給買這賣那了……可見,那對深受苦難卻依然頑強生活的孩子對他觸動很大,顯然這對姐妹的榜樣作用感化了他,使他徹底改變了他固有的思想。
? ? ? ? ?當然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我們也要注重自身的形象,時時處處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不是常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嗎?所以我們做任何事都要想著我們的身邊有著一雙純真無邪的眼睛在默默地注視著我們。無論我們說什么、做什么,都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深刻的影響。要知道在孩子天真無邪、不諳世事的世界里,父母的一言一行永遠占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他們的潛意識會認同自己的父母,會在不知不覺中模仿自己的父母,把父母的舉動真實地復印出來。 相信大家都有看過電視上的這樣一則公益廣告:一個小男孩透過門縫看到自己的媽媽在給家里的長輩洗腳。于是,男孩立刻去廚房自己端來了一盆水,要為媽媽洗腳。這則公益廣告向我們傳遞的理念是什么呢?有怎樣的父母就會有怎樣的孩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作為父母,我們只有嚴格要求自己,時時處處做好孩子的表率,這樣才能培養出孩子的好品德,培養出我們滿意的孩子。所謂“言傳身教”就是這個道理,古訓早有之,可是許多父母都把它忽略了。或者家長也深諳此理,但就是自己做不到,也無法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所以導致自己的孩子看著總不如別人的孩子優秀。
? ? ? ? 所以我們若要孩子性格開朗,首先我們當父母的就要樂觀開朗;我們若要孩子尊卑有序,我們首先要尊老愛幼;我們若要孩子善良友愛,我們首先要愛心十足;我們若要孩子勤勞勇敢,我們首先要勇往直前;我們若要孩子內心強大,對未來充滿信心,我們首先要內心堅強,充滿自信…… 這就是榜樣教育的定律。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平時要讓孩子看到我們相親相愛、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互相信任的幸福畫面;要讓孩子看到我們認真讀書、勤奮工作的努力身影;要讓孩子看到我們樂于助人、懂得感恩的生動形象;讓孩子看到我們孝敬父母、團結親友的美好場景……如此,不管將來我們的孩子身在何處,無論他面臨怎樣的困境,他都會受到存儲在自己心智中的這些美好記憶的激勵,從而強大自己的內心,提升自己的能量,勇敢地走出困境,達到較高的人生境界。
? ? ? ? ?所以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讓作為原件的我們美好一點,再美好一點,更美好一點,我們的“復印件”——孩子才能夠更加璀璨和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