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印花布
作者:李菁
?
別人去古城旅行大概都是欣賞風景,而我卻樂于淘些“寶貝”回來。對于美好的,帶有光陰味道的物,我總有一種繚繞于心的情愫。這一次游玩回來,最大的收獲就是淘了些藍印花布的“寶貝”。
走進老街里的一家布鞋店,那雙藍印花布的鞋一下子映入我的眼簾。它在光的照耀下不僅有色澤,還有一種溫情,讓人在滿足審美后還能生發出許多感想來。它滯著不動,仿若在等著賞悅它的人。我滿懷喜悅地將它試穿在腳上,不大不小剛合適。付了錢之后,我穿著它踩在古城的石板路上,既輕便又素雅,心里覺得踏實且安穩。
擁有了這樣一雙布鞋,我便想尋一套藍印花布的衣裳來配著它穿。走了許多路,逛了許多店,竟找到了這樣的裙裳,它與我心中構想出來的樣子竟不差毫厘。那套藍印花布的衣服和裙子掛在墻上,第一眼望去的時候,便覺得是一幅很動人的圖畫,有些風雅,又有些蒼涼之感,仿佛是長了綠苔的老房子,有了歲月流逝的印記。手織布有著綿軟溫厚的質感,這其中漫溢著蓼藍草的清香。它是那蘇州背景一樣的東西,小橋流水映襯在它上面,是一些點和面的交纏。它表面上是靜謐的,實際上卻有著如波浪般的跌宕內里。曲折蜿蜒,神秘莫測。
在那靛藍上面,是大片大片的暗,唯有片片白色花瓣如少女一般在寂靜中低著臉竊竊地私語。那藍像鋪陳開的歲月一樣,露出舊了的跡象,但這舊如同蘇州的陳年老酒一般,有著綿長且溫暖的質地。
我遂將它穿在身上,透過鏡子看著自己,竟有了幾分恬靜。那一刻,我欣喜不已地指著身上的裙裳對身邊的友人說,“它是我來這座古城的一段美好邂逅。”遇見喜歡的物,就如同遇見一個喜歡的人一樣,陡然增添了心里的愉悅。那晚臨睡前,我竟想起《長恨歌》里的王琦瑤,她也是穿過這樣一件藍底白花的手織布衣服的。那時候,她住在平安里弄堂,先生早已在動亂的時代被暗殺,一個人守著老舊的房子過著。即使她的生命里從不缺少愛,但是她一直在一個自己編織的夢里沉淪著,不愿醒來。所以,那一刻看見她穿著藍印花布的衣服時,覺得因為這個女人,這件衣服竟透出了一股蒼涼的氣息來。蒼涼,它或許能喚起我們對于人世一種輾轉于心、不絕如縷的激蕩。
次日,我又在古城的老街上尋到了一把藍印花布的竹傘,我竟在不同的店買到了格調相同的鞋子、衣裳、布包和傘。穿著這一身,戴上一對老銀的雕花耳環,再撐起這把傘,宛若是從蘇州的巷子里走出來的女子。藍印花布,有一種老舊的美,它可以帶給你一份靜聽蘋果花開,細數桂花聲落的細致心境。
前幾日,我又得著一個“寶貝”,是藍印花布的書衣。世人只知曉一個女子穿上一件美麗的衣服后會變得更加動人,哪知給書穿上衣裳后,也能為書添了一分姿色,兩分靜美。這書衣恰恰又是藍底白花,便更為樸素淡雅了,且剛好契合了書的氣質與格調。此后,每每捧著穿著書衣的書籍品讀時,心里就有了一種莫名的喜歡。
《古今圖書集成》卷中記載:“藥斑布——以布抹灰而染青,侯干,去灰藥,則青白相間,有人物、花鳥、詩詞各色,充衾幔之用。”藍印花布的歷史久遠,起源于秦漢,興盛于唐宋時期。它呈現出的是一種淡雅自然的民間工藝品,這其中也飽含著屬于一個文化和藝術世界的審美情趣。如今,你若去蘇州一帶游玩,一定會遇見許多染布坊,或許,你也會邂逅到屬于藍印花布的美。
當過往逝去,年華更迭的時候,藍印花布會如吉光片羽般綿綿若存。
作者簡介:李菁,筆名吧啦,80后湘西靈氣女子。
千萬粉絲公眾號“十點讀書“、“有書“簽約作者。
藝術碩士,曾為大學教師,
現為自由寫作者,自由攝影師 ,客棧掌柜。
喜美學,癡寫作,迷傳統文化,擅長攝影。
已出版散文隨筆集《見素》,
短篇故事集《當茉遇見莉》。
最新勵志隨筆集《你的人生終將閃耀》正在熱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