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4.28兩天培訓,吳學文老師,講到人類的六大需求:
安全感、被愛感、重要感、刺激感、貢獻感、成長感。
課程中主講代理人面對客戶朋友,單從字面理解,既是人類,自然包括我們自己。如果自己沒有安全感、被愛感、重要感、刺激感、貢獻感、成長的人,如何讓付出有愛走心?又如何愿意對他人付出,包括TA的客戶朋友?
我請求你回顧一下4月印象深刻,即不用花時間絞盡腦汁去想的畫面是什么?
4月13日(時間后面查的)
在新都,公司活動,自愿參加的趣味運動會。幾位不認識的同事臨時組隊一起頂著同一個巨大的“糖果”球拼命往前跑。一開跑,很快就忘了球,忘了隊友,只顧拼命往前沖,好像眨眼就到達了終點。
拔河比賽,大家拿著旗桿當繩子演練,每位隊友腳怎么放,相互抵著還是交叉環扣,什么時候使最大的勁拉,怎么配合喊口號,穩住喊“1”,使勁喊“2”…
私下我想拔河好像手上都要有“白 粉”,可是哪兒去找呢?我把眼光放在運動場地,堅實的土地上,陽光下的泥土,溫熱潮濕,放在手心里搓得一片黑乎乎的,像小孩子玩過家家一樣,也不管臟不臟。也不知土里有啥,大大的太陽底下照得手心黑中反著光,像黑夜里鋪滿星辰一樣,一閃一閃。
4月20日
保利198公園,變裝趴體,小吃街、奇裝異服臨時租用店、VR體驗點、兩名外國人熱情的演唱、DJ打碟、公司團隊的歌、舞、歌舞表演…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這些,是那天節氣是谷雨,從下午到晚上,雨由小到大,觀眾席尤其年輕一組嗨到最后,最后是嗨嗎?我想那真的不是單純的嗨,而是觀眾和主持人、臺上表演的團隊成員,平日里一起共事的伙伴兒,在風雨里一起要把這個事做完做圓滿的堅定決心。
平日工作伙伴臨時組成安保人員,從早上十點彩排,到晚上十點全程結束,最早來最晚走,演出也看不了。當離開時,坐在車內看到雨中的他們,路邊列隊引導交通,保持車輛從公園到大馬路這段兒的秩序,保證行人與車輛的安全,我真覺得自己現場那點付出,算什么。
我可以穿租來的漢服,我可以隨時跑到小吃街吃想吃的東西,我可以拍各種照,看各種表演,只需要付出開場暖場那一段兒,只是大晚上的溫度有點低,穿短袖有點冷,只是下著雨的夜晚在很多觀眾看不到的地方賣力跳著預演過的簡單動作。加上后場最多不超過兩小時,但是作為演員,我們兩餐是已經預備好了的,同樣付出的別的伙伴沒有。
還記得去的路上,在公交車上認識一位出差的新朋友W,正要去熊貓基地玩兒。
我請求你接下來想想,你簽單的細節,說服朋友簽單的場景,講了什么話。
記得,只是當我要對此做出總結復盤,以’為后面做更好的服務,查漏補缺做標桿時,要用力去想。只有當我說出背后為此付出了多少,朋友認可我的時候,這一個畫面我還記得清楚。
整整一個月,哪怕沒有臺面上的交流,也有背后的需求思考和學習準備,印象卻并不深刻。
短短5天,運動會當天1天,趴體及準備4天,甚至要在這篇文中克制繼續描繪這5天的沖動。
為什么看起來有用的能夠給我帶來收入的簽單過程并沒有留下多少記憶點,留下的是一點經濟價值都沒有帶給我的畫面?
還是上一篇提到的,“趨利避害”,大腦會按它自己的這套原則選擇記憶留存、加印。時間一個月,結果成了,過程卻有些糾結。大腦選擇讓它開心快樂能夠刺激到它的點記住了。
從六大基本需求分析,不管是頂球還是拔河,首先肯定相信隊友絕不會故意掉鏈子,滿足安全感;盡管剛認識,但一群人有點炫目的陽光下聚在一起,互相彼此依靠,滿足被愛感;頂球、拔河,少了誰都干不成,滿足重要感、貢獻感;平時規規矩矩穿著職業裝、或其他正裝,自然言談舉止也很少逾矩,突然一下能夠借助這個機會瘋跑,不管不顧拼命拉扯拽,滿足刺激感;旁觀簡簡單單的頂球,自己團隊開始頂著跑,才發現前面帶著跑的是高個兒大男生,有力氣上的優勢也有腿長,跑起來后面的隊友跑,很容易被踢到,拔河比賽,以為做了萬全準備,結果呢,到了現場拉完才發現,咱們再努力,勁兒再使得大,我們面臨的場地是水泥地,對方是土地…所以真的,再簡單的事,自己操作了才發現,原來那么多問題吶,滿足成長感。
其實內在最深層的我們都是孩子,孩子喜歡的我們都喜歡,只是不敢想不敢要,不敢“放任自己”,不敢有“浪費”,于是我們豎起“克制”,告訴自己大人就該有大人的樣,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每個年齡段,就得有TA該有的樣子。
時間長河,逝者如斯,我們都是智者,明白這世短暫,終將離開,內在的豁達讓我們銘記的是短暫卻永恒的情誼,而非過眼云煙帶不走的利益。那份內在的豁達比外在的我們更懂得,什么最珍貴最重要。
物以稀為貴,24小時內,8小時沉睡,8小時及以上工作,還有2-4小時簡單的日常,吃飯、通勤、如廁…4-6小時學習提升/陪伴家人朋友,或者沒有。如果這其中沒有愛的存在,六大基本需求的渴望沒有得到滿足,只有冷冰冰、默默的重復,士氣低落,對稀缺的能夠滿足這些需求的機會便會緊緊抓住,像噴泉、像地殼里灼燒的熔巖噴涌而出,如此之記憶,如何教人不深刻呢?
換句話說,為什么我們記得最清楚的往往和獲得金錢沒有多大關系?
并不是獲得金錢不值得被記住,而是獲得金錢的過程缺少愛,缺少六大基本需求的滿足,且呈負增長,消耗需求。大腦討厭這些痛苦的“反派”行為,更愿意做一只快樂的小鳥、七秒記憶的魚。
那我們就讓收獲金錢和收獲愛融合。
時間是固定的,去了不再來,固定做一件事,這部分時間就占用了,但過程可以改變。怎么做,有沒有心、有沒有愛,敷衍還是認真,留下轉瞬模糊的記憶還是長久’成長的喜悅,是我們可以選擇的。
ps:吳學文 工作簡介
附注:一個幾乎一年上一個工作大臺階的人,他一定有一個核心的價值觀選擇和普通人不一樣。他本身是一位將愛與利融合很好的人。
和李笑來有著看似不同實則一致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