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變現的風潮來得迅猛,仿佛所有app都盡可能在可以閱讀的文章、視頻、音樂下面增加了“贊賞”或“提問”的小按鈕。
消費內容是什么?
頭部內容和供給端一直沒有太大變化,形成了不匹配。即制作內容提供給對現有內容不滿足的受眾,不滿足主要體現為對現狀陳舊的內容產生疲倦甚至厭惡的情感。小說、音樂、電視劇與電影可以說是最早一批消費內容。
當老套的清宮劇泛濫的時候,就是創新視頻內容出現的最好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15、16年間擁有創新劇情的綜藝節目以及韓劇是多么的吃香。
新一代消費內容的方式完全發生了變化,由“為內容付費”轉化為“為參與感付費”。
參與感消費有人會說是個很虛的東西,但它確實存在于現代人的消費觀念中,這里舉兩個例子一個是華為,另一個是TFBOY。
使用華為手機的人,有不少一部分人是想著支持一下國產手機,特別是現在手機性能以及功能越來越趨同的時候,消費者不只為產品本身消費,而多了點參與感在里面。
支持TFBOY的人很多不僅僅是00后,精確點說都是些抱著“他努力的這個事業需要我們的支持”的人,你會發現現在的明星與以前的不太一樣,以前就是為了那個明星漂亮、唱歌好,現在更多的是一種對明星的一種支持,就因為這個明星與自己有相似的地方或者這個明星的努力打動了你。
現在的人一方面更有個性,同時他又非常需要有群體感。當你覺得,你是在為一個高于自己的更大的目標付出時,你甚至會比為自己付出更多。就好比我們越來越覺得為一杯好喝的咖啡支付更多,而這個在喝粉沖奶茶的年代簡直不可理喻。
消費內容本質是什么?
消費內容本質是消費體驗,只是以前條件不允許。現在傳統的單向觀看內容,這個體驗依然有效,但實際上,互聯網和整個媒體環境的變遷,是用戶需要更多的體驗,并且他愿意為這個體驗付更多的費用。
消費內容界限是什么?
如果商家為你提供免費內容,那你就不是他們的客戶,而是他們的產品。
舉個例子,「知乎」的內容免費,那么非付費用戶就是知乎的產品;「得到」的知識分享需付費收聽,那么付費用戶就是他們的客戶。
消費內容為什么能火?
時代發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帶來的自動化,提升生產效率,更多的時間與精力被解放出來,就需要產生新的消費。
這令我想起了口紅經濟。
作者:KinYau
鏈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5314291
來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