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將故事寫得有吸引力,首先在立意上就得引人入勝。再就是主角的職業選擇,盡量貼合戲劇,不能選平淡無奇的職業,否則難以方便的加入更有趣的要素。果斷選擇吸引人的職業。
要相信故事總能更加完善,能加入更有趣的要素和創意,不斷的修改完善,而不是固執的堅持第一個跳入腦中的想法。
一個故事創作的開始,往往是一個想法或一句話的閃現。創作光靠這些想法還遠遠不夠,要將想法提升為立意,為故事弧線設置舞臺,故事弧線又為人物弧線所驅動。
一個暗含沖突或可以引入沖突的想法出現,想法便進入了立意的范疇。
有些立意不夠強烈而有力,比如“人羊戀”可加強為“穆斯林和共和黨之間的愛情故事”。立意要足夠吸引人。
故事構思時要想:這個想法的有趣之處的在哪?如何讓它變得有趣?想法如何給主人公帶來矛盾的沖突?這個想法能否帶來一個主線,并通過精巧的結構展開?能不能讓讀者從中有所感觸?
不斷完善上述過程,不斷修正。
并不是所有的想法都是有趣的,如何加工并提升?一旦提升,立意會衍生出什么樣的問題?有什么引人入勝不可思議的地方?
要引人入勝,需要一個吸引人的背景設定,一個難以對付的困哪障礙,令人感同身受的主人公形象,一些新的、給人以激勵的事物,并且將其絕妙的落在紙面上。
用這些標準判斷你的立意:你的立意的含義是什么?讓讀者產生什么期待?是否確定這個故事的展開是由戲劇張力驅動的?在這個立意中,主人公想要什么?這一欲望要遭哪些阻礙?
故事的第一要素就是“一個引人入勝的預設”
想法、立意、預設的區別:
想法:一個關于xx的故事,就是一個想法。好的想法是要暗含沖突的,好為后續劇情做鋪墊。
立意:有潛在沖突,有戲劇張力。
預設:
想法引向立意,立意引向預設。兩者都在演變和提升。人物是將立意引向預設的本質,與沖突并列為故事創作技巧中最有力的因素。
在立意與故事中的人物結合前,故事不能成為真正的故事。就算你的想法只是一個人物,你也需要從人物中創造立意。當這個方向將你指引至某個地方時,這個場景標題就叫“預設”。
舉例:一個關于如何在經濟大蕭條中生存下來的故事,現在僅僅是一個想法;一個關于在經濟大蕭條中通過偷竊被人事物生存下來的故事,才算立意;一個男孩得知自己的父母在經濟大蕭條下生存下來的真相的故事,這就是預設。
戲劇張力:
故事里必須有一個主人公。且這個主人公必須有事可做,形式上可能源于某種需要、應對某個挑戰、有待解決的問題、有待實現的目標、有待進行的探索。接著,主人公需要探索解決方案,并且遇到重重阻礙,主人公要與阻礙發生碰撞,這就是戲劇張力。它從沖突中衍生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