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大四實習生到一名初入職場的職場小白,從學校到公司,這是一個質的過渡。
談起大學遺憾,或許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不一樣,每個人的遺憾也有所不同。有人說,大學四年能做到:
一技傍身,興趣廣泛;
愛人入懷,知音兩三;
身體強健,四六過關;
則大學無憾矣!
但當大多數人談起自己的大學生活的時候,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還是遺憾。
那么,那些曾經在大學里生活過的人們,到底有哪些遺憾呢?我做了一個簡單的總結。
大學里得到遺憾無非就是那么幾個,就我個人來說,大學時光還是比較充實的,談起遺憾,一時間我還真的說不出什么來。但是并不代表我沒有,可能我閱歷不夠,還沒有完全的脫離學生這個光環,還沒有發現大學里存在的遺憾。但對于有些同學則正好相反,我就有這么一位室友,我們暫且叫他“修仙君”吧。
“修仙”這個詞是我們其他室友給他的一個名諱。“修仙君”有兩大愛好,一個是床,一個是小說,后者是我們給他加名諱的主要原因。“修仙君”偏愛小說,最高記錄“修仙君”可以從下午一直讀到第二天凌晨六點,六點睡到晚上,早飯不吃,午飯不吃,晚上一頓飯,這就是“修仙君”的一天生活。
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從大三開始,大三大四兩年的時間“修仙君”都是這樣度過的。
像這樣的大學生活,真的是也沒有任何意義的,那遺憾就更數不勝數了,不過這樣的同學畢竟是少數。大多數同學還是很珍惜自己的大學生活的,但生活中難免有遺憾,每個人多少都有一些遺憾。
遺憾的定義
百度給出的解釋是這樣的――遺憾:遺恨;由無法控制的或無力補救的情況所引起的后悔。
可以簡單點來說,就是指事情沒有達到自己內心如愿的地步,所引起的悔恨,遺恨。
搞清楚了遺憾的準確定義,其實仔細想想,我們經常列出的那些遺憾,其實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遺憾。
為了給大家解釋清楚這個問題,我給大家講一個我大學大三時的一個小故事。
故事要從學生會開始,當時我在學生會任職的時候認識了現在的“二哥”。“二哥”是個女孩,反正從我進學生會時我就叫她“二哥”,具體的原因我記不得了,反正他們宿舍的那些個學姐也叫她“二哥”,我們這些小干事們也就跟著叫了。
時間如白駒過隙,大學的三年時光,轉瞬即逝。一眨眼我已經是學生會的二把手了,手下也帶了幾個小學妹。
“二哥”考研考試結束的那一天晚上,幾個學妹給我打電話。
“學長,你有沒有空啊,我們去操場上坐坐吧。”她們的主要意思是趁著“二哥”還在學校的日子,大家一起聚一聚。
買了零食,買了飲料,加上我同行六人,大家去操場坐了一個小時。這一個小時里我們聊了很多的事情,宿舍關系,人際交往這一類的話題。聊著聊著就聊到了感情生活上。
“學長,你大三了還沒有女朋友,感覺不遺憾嗎?”
我去,小丫頭片子,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本來六個人就我一個男生都挺尷尬的,這一問,在本來就鴛鴦成雙的操場上,更顯的尷尬了。
“我……我還沒找到合適的,所以不覺得。”強行解釋一波。
“那二哥,你的大學生活有什么遺憾嗎?你不也沒找對象嗎?有喜歡的人嗎?”趕緊轉移話題。
“我大二的時候喜歡過一個學長,只不過沒有表明過,這是我的一個遺憾。”
“那其他的遺憾呢?”我追問道。
“其他的沒了,其實我覺得什么叫遺憾呢?就拿感情來說吧,很多人都說大學里的遺憾就是沒談一場真正的戀愛。其實這句話是不準確的,為什么這么說呢?你想一想,假如你在大學里遇見一個女生,你非常喜歡這個女生,于是你開始去追求,追了幾年,最后還是沒有在一起,心里面還是沒有放下,這叫遺憾。但是你再想一想,如果你在大學里壓根就沒有遇到一個自己真正喜歡,真正心動的女孩,那又有什么遺憾呢?”
一語驚醒夢中人,仔細的想一想,還真是這個樣子呢!
關于大學愛情!
關于大學里面的愛情,有很多話語可以描述。有人說大學里的愛情是門選修課,關鍵看你是怎么選擇了。
或許你很羨慕那些出雙入對的校園情侶,殊不知他們可能也在羨慕你的單身自由呢!再說,大學里的情侶又有多少是真的因為“愛情”而走到一起的呢。
就拿我同班同學來說,認識不到一個星期就在一起了。那天表白我在場,找了一個打籃球的機會,把女孩約出來,但人家女孩就是死活不接花,一時間很尷尬。后來我問他,你喜歡她什么?
“我也不知道,就是喜歡!你看別人都有女朋友了。”
這句話前一句,沒什么毛病,可后一句就出大問題了。原來我們大學里找女朋友都開始攀比了。別人有,我也要有,要不然我就比別人低一頭。愛不愛的無所謂,關鍵是要有。什么?不合適了怎么辦?換唄。
我想這是一大部分大學生談戀愛的原因。不過慶幸,我那同學還是找了個女朋友。那天我故意酸他“哎呦,還是有女朋友爽啊!哪像我們單身狗,連個手機聊天的都沒有!”
誰知,他說了一句,“爽什么爽,我還是喜歡單身,單身自由啊!”你看看,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既然不真心喜歡,何必要追呢!
拿社會來說,現在的社會處于一個跟風的時代,曾經滿是書香的校園現在也不復存在了。舉個例子,之前看過“奇葩說”,一個北京大學的博士生,到了現場問的最多的是“我未來要干什么?”一個北大的博士居然要別人告訴他,他的未來要怎么過?也怪不得高曉松會發火了。大家可以百度一下,有視頻的,當時高曉松,蔡康永都在場。
現在的大學生普遍缺少獨立思考能力,普遍跟風,手機的便捷,信息流動速度之快超過你的想象,“快餐式”的愛情已經成為了校園愛情的主流。
今天我跟你表白,你同意,我們就在一起;你不同意,或者說你稍微矜持一下,我就去撩別人了。前幾天看了一個被表白女生的心理自白,“上午給我表白,我矜持了一下,下午就去撩別人了!還到處說我難追!你倒是堅持一下啊!”
想想倒是替姑娘感到虧啊!矜持是女孩子的專利,你自己不專一,還怪別人姑娘了!這就是“病急亂投醫”,仔細想一想,你真的是因為缺少一個女朋友嗎?事實上,你只是在跟風,你怕掉隊。
這也正反應出了普遍大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試想一個人如果內心明確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還會如此“急于求愛”嗎?再說是真的缺“愛”嗎?事實上缺的是安全感,是“獨立的思想,是過好自己生活的底氣”,是“追求自己想要的勇氣”。于是,才會跟風,自覺沒有“掉隊”,事實上自己已經墮落到“跟風的普通人”一員中去了,喪失了自己的思想。
所以,大學里沒有“談戀愛”,有些不是什么遺憾,而是一種“慶幸”。慶幸自己當初沒有掉到“跟風”的洪流中去,從而給自己的人生留下了更多的可能。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為”的意思是“修為”,整體意思是,人只有不斷的修為自己,才能不被這個社會所淘汰。所以別計較大學里什么遺憾不遺憾的,該有的都會有,該來的也終會來,你只管等待。在等待的時間里,不斷的修為自己,不斷的提升自己,遇見以后更好的自己,遇見自己未來的愛情。
最后祝大家都能開開心心的過好每一天,過好每一天就能過好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年。最后過好這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