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的重要性
大家知道嗎?
1
世界排名第一的大學--哈佛大學,有一門不分專業的必修課,那就是是寫作課。
這也是我最近通過閱讀吳軍博士的《大學之路》這套書才知道的事。
我們大家也不要爭論這個大學排名。
世界上那么多名列前茅的一流大學,都宣稱自己多么多么的好,自己的xx專業比哈佛的好。但這就類似于現如今的手機,各大廠商自己的某項特征秒殺蘋果iPhone。暫且不論這秒殺的效果如何,大家想想為什么這些廠商都拿iPhone做對比?這是因為iPhone在世界上已經默認成為“最好的手機”,是手機行業的標桿。
就如哈佛已經是世界一流名校的標桿一樣。
我們大部分時間里,思想并不會有所升級或改變,但也有例外。
有時會開竅于看過的一本書,看過的一段TED、公開課視頻。
那種相見恨晚的心情,但是如果沒有輸出,看完之后那種內心的激動,只會淡忘掉。
過個幾天,和當初沒看過它基本沒什么區別。
寫作的重要性,從世界第一名校對【寫作】這門課程的重視程度,就可見一斑。
我覺得寫到這里,不需要再對『寫作的重要性』作說明了。先知先覺有智慧的人,從看到上面這個例子開始,就會考慮如何開始行動。
2
李笑來老師等眾多名人偉人也多次提到過寫作這項能力的重要性。
我相信寫作能力是一個成熟的人必須掌握的能力。我們也知道我們的周遭,絕大多數人其實不具備完整的寫作能力,他們連閱讀能力都不過關 —— 看看有多少人放著說明文件不看跑到社群里問問題就知道了……
我也相信每個人都是可以進步的,除非自己選擇放棄。而且我知道這個進步的空間大小有多么驚人 —— 甚至可能并不亞于野蠻人與現代人之間的差異。而搭建這個社群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讓大家看到相互持有耐心有多么地重要。
真讀進去的話,大家都會意識到它們都是一遍兩遍不一定能夠徹底消化的內容。這是因為此類內容“讀過”、“理解過”并沒有太大用處,只有通過“踐行”才能真正發現它們的價值,而踐行,可能甚至不只是“一輩子(七年)”的事兒……
3
其實寫作也是一個答案,一個用于回答【為什么你讀了那么多書,卻還是一點用也沒有?】的答案。這里不再詳述。
如何開始
1.寫日記
我很早之前就有了寫日記的習慣,雖然是斷斷續續的。但當有一天我翻開這本日記本,我發現時隔多年的那件事,現在居然歷歷在目。我確實被震撼到了。
我堅持寫日記幾乎一天沒中斷過的時間,已經半年了(一學期)。我很欣慰自己堅持了下來。
也會有日記里沒東西可寫的時候,那就反思回顧下最近這段時間自己過得怎樣?一寫又能寫出很多來。
寫日記更多是記錄生活,偏流水賬性質的。不是很利于記劃和展望未來。
2.晨間日記
晨間日記相比日記的區別是
- 更簡潔
- 具有計劃性
- 具有反思性
- 讓人更專注于自己今日要做的事
- 附帶[時間管理]特性
以前第一種寫日記,一寫就是30多分鐘,真的很可怕。
因為事無巨細,很多事情自己都貪心地想記下來。記敘手法也是按照時間線來進行的,例如早上發生了什么事-中午發生了什么事-晚上發生了什么事。
我才剛寫晨間日記3天,但這三天已讓我受益。我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當然是洗漱(笑),洗漱完畢后第一件事就是寫晨間日記。
回顧昨天,讓我和昨天告別。
計劃今天,寫下今天要做的要事,三只青蛙。(時間管理諺語,出自《吃掉那只青蛙》)。
晨間日記里的選項千差萬別,但是這兩個是核心。
因為這是晨間日記的核心思想--反思過去,計劃未來。
這里需要說明一下,每個人的晨間日記模板都不一樣。
當初自己總想找大神牛人的模板,但是最后才發現并不好用。
所以,一開始不要妄想著找到一個完美的模板才開始,直接行動吧,自己新建一個模板,或者用別人的模板,寫一段時間,你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刪選項。
** 記住,每個人情況不同,沒有最好的模板,只有適合自己的。**
晨間日記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東西,潤物無聲,而我已感覺到【潛移默化】的變化。
3.簡書
有很多專題是專門供每日練習寫作的,你可以看看人家每天寫些什么主題?如果這個主題換做自己來寫,會怎樣寫?
這上面大神牛人非常多,不要自卑。
為什么他們寫的東西隨便就上熱門,評論和點贊看都看不完。
我寫的東西會有人看嗎?
我覺得這種『寫了東西需要很多人來看』的想法是不太正確的。
** 想想我們寫作的初衷是什么?**
我的初衷是:
** 梳理自己的想法,總結成文。
不要錯過腦海中的閃現的靈感,不要讓大腦去記憶創意,釋放大腦。**
當然,如果能在這個過程中,能稍微幫到其他有同樣困擾的人,對我而言,當然是件偉大的事情。
其實還有很多的寫作途徑和平臺,博客和微信公眾號之類的。
對于像微信公眾號這類平臺,訂閱性太強,滿足特定受眾群體的特性,并不適合新手寫作。
最后
其實我一直想做這么一件事情,我想把我的想法都寫出來。就是這么一件小事,受困于自己的完美主義,礙手礙腳,導致最后拖延,以至于壓根不去行動。
完美主義害死人。
本文用時1小時半,9:3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