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的生活,不過就是想要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和自己喜歡的一切在一起,包括接觸的人、愛的食物、平時用的物品、以及長久居住的家。
——話畫君Ann
也許是受原生家庭父母的影響,我的掃處意識和掃處能力一直都很強,因為就算現在回想起小時候到未出嫁前的家大部分時間都是窗明幾凈,井然有序但也不排除爸媽忙碌偶爾無暇顧及,家里有舒適的木地板,賞心悅目的畫,花器、成套的家具、酒器,樸素美麗,不失溫馨。很感謝爸爸媽媽給我帶來的這一切,讓我在今后的生活中有所領悟,繼承了好的生活習慣,并帶入新的家庭。
這幅油畫《夢幻》是2000年當搬新家,我和爸爸一起掛到客廳的墻上的,我想應該有很多同齡的小伙伴家里也有這幅畫吧?就是這幅油畫對我的影響深遠。
家里有畫等于懸掛了一個思想——雷諾茲
掃除力:掃出負面能量+創建正面磁場=全新的自我
(讓生活開始閃亮的魔法)
我是2011年開始讀《掃除力》這本書的,不斷的每周在家里踐行掃除力,支援母親廚房大掃除擦拭抽油煙機等等,每進行一次掃處后都有不一樣的體會和感悟;當你身體力行的去掃除后再去看那書里的掃除魔法,感覺每一個階段都會有新的領悟。
《掃除力》作者:舛田光洋,日本作家,1969年生于日本北海道,現任日本掃除力研究會會長,提倡運用掃除力改善個人磁場和心靈,從而給自己帶來好運。同時,以中小企業環境顧問的身份,將《掃除力》的概念導入中小企業中,并開發專屬的發展計劃,作品被引入韓國,中國大陸和香港和臺灣各地反應強烈。
你的房間,就是你的生命狀態;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心得:打掃的過程就是處理、選擇、揚棄的過程,掃除后的整潔環境和收納顯示了自己的邏輯性和條理性,在掃除和清理家的同時也增長了智慧。
臥室:簡約而高品質的空間給身心充電
問:為什么要打掃臥室?
答:[臥室,我們睡覺休息的場所,是讓身體得到休息進行充電的地方。我們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給手機充電,第二天早上本該充足電的,可是卻有過充不滿電的情況調查發現后,原來是電源的金屬和手機的金屬之間有了灰塵,所以充不滿電了。如果臥室臟亂的話,那么就會像我的手機一樣不能很好的進行充電,能量會打折扣。雖然房子不會像手機一樣,但卻會讓人精神渙散不能精力集中做事,此外還有讓人感到疲勞。這是因為睡眠不僅能去除你身體的疲勞讓你恢復能量,還會給你內心充電,所以我們需要把臥室打掃干凈,保持一個潔凈的磁場空間。]
掃除力踐行心得:房間不放多余的物品,飄窗、地板、床頭柜掃除干凈,挑選質地非常好的被褥并保持清潔,床頭柜偶爾放睡前看多的書。(PS:與其說使用貴的東西不如說我比較在意睡眠的質量。)
衣柜和鞋柜:擁有自信和綻放才能。
?
問:為什么總是無衣可穿?無鞋可穿?
在日常生活中我就見到過這樣的女性,買衣服、鞋子多而不精,風格也是各異,一到有正式場合要出席或出門拜訪時,總是在一堆雜亂的衣服堆和鞋柜里挑撿,嘴里嘟囔著怎么天天買衣服和鞋,出門連件合適的衣服和相搭的鞋子都沒有啊?是啊,每次打折一百元兩件,兩百元三件的風格各異的衣服鞋子被帶回來填塞在衣柜鞋柜里,同款同色不同風格,怎么能搭配穿出你的氣質和特點呢?不停的買買買,還是在抱怨沒有衣服和鞋子穿!穿著自己都連連抱怨不好看不搭的衣服不舒服的鞋子出門或是工作,自己一定也感覺不美麗吧,而常常半路鞋子不合適磨腳往往會讓你氣的想立刻把鞋子扔掉。亂買和堆在一起,讓你不能擁有自信和美麗。
衣柜和鞋柜滿滿的人常常工作或感情上都不滿意,衣服洗干凈,歸類收納放置,會讓我們在挑選衣服時心情舒暢,避免了亂翻一氣的可能,衣柜和鞋柜滿又亂,感覺即使很努力也得不到周圍人的認可,然而購買衣服,會發展成為補償自己丟失自信心而購買的習慣,出現赤字不說,內心還是空虛的。20%的衣服占據自己80%的穿衣時間。
心得:衣服和鞋子不在于多,而是合乎身份,選擇面料好做工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因為它們代表了我們自己。購衣原則,不貪圖便宜,不盲目跟隨流行。丟掉半年以上沒穿過的衣服,自己才不會再有購物的沖動。(因為扔掉或送出去的都是自己掙來的血汗錢呀!!!)
因為買的每一件衣服和每一雙鞋子價格并不便宜,所以我買每一件單品都會思考:顏色是否正確,款式是否能更好的展示我的身材,哪個場合用的到,可以和我的哪些衣服進行組合搭配呢?思考一遍之后,這件衣服是去、是留,就變得清晰了。
流行只是生活的調味品,追求新鮮感一定要理性消費、量力而行。如何你是明星或是公眾人物那另當別論。
書柜:錘煉思考力,成為知性“美女”。
?
讀書能豐富自己的業余生活
臟亂的書柜讓人停止思考,陳舊的想法讓人停止成長,臟亂的書柜表明我們沒有時間讀書,沒能和自己坦誠相處。多余的書舍不得扔嗎,其實只是想保留自己也曾經讀過很多說的成就感,但畢竟是過時的知識,學習需要更新,我們也需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心得:擁有的書多并不代表擁有的知識多,書不應該是個陳設,而更多是我們的自我投資。看過的書可以和朋友置換或放到閑魚上去出售,然后購置新書,收藏經典書籍。
客廳:讓家庭關系更融洽
?
客廳相當于家庭的心臟,能量最集中的地方,如果有油污又臟亂,家里人的和諧關系就會遭到破壞,想到家里臟亂,人就不想回家。臟亂會增加家里的不安因素,不美滿會讓家人產生爭執,也不好意思請朋友來家里坐坐。
心得:茶幾上不要堆放過多的東西,為了避免堆積雜物,選購茶幾的時候沒有選擇分格抽屜的款式。
廚房:愛的生產工廠
創造愛的人才會被愛,一個家庭最具煙火氣的地方就是廚房了,廚房是一個把食材進行組合加工變成美味的一個地方,吃了好吃的東西,人們常會心情很舒暢,懷著愛的心情去烹飪的話,情感一定會傳達給對方:伴侶、父母、孩子......創造愛的人一定會得到愛的。
心得:把廚房的水池、下水口、灶臺、抽油煙機、電飯煲、水壺、廚具擦拭干凈,別讓污垢影響了下廚房的心情,也別讓污垢奪走你愛的能量。
不放置任何沒有用的東西,調料瓶和器皿根據做飯的活動路線進行放置,平滑完成“使用、收納”這一系列動作。
每天吃過飯清掃廚房、洗刷碗筷、杯盤器皿,當日事當日畢,那樣就不會感到清掃壓力了,而抽油煙機也不會油跡斑斑,保持重于掃除。
梳妝臺、洗漱臺:成為好人緣,有魅力的女人。
梳妝臺、洗漱臺也是有磁場的,人際關系也是遵循“物以類聚”的法則,干凈漂亮的空間讓人變得美麗。
心得:洗漱臺這個地方不需要很多東西,盡量不要放置東西,使用洗漱臺的時候需要注意水跡,用后用干毛巾擦拭干凈。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鏡子和排水槽,注意掏凈排水槽的頭發。梳妝臺上除了日常使用的護膚品和彩妝以外的東西都丟掉,比如老是放著不用的試用裝,不適合自己膚質的護膚品等。
窗、陽臺、庭院:為了良緣和安全。
窗戶是心靈的眼睛,窗戶是房間里唯一能看的見外面的地方,這里臟了的話等于你對外部失去了興趣:除了工作外的休息日,天天窩在家里,不喜歡接觸人,不會為別人著想,也不會被別人關心,臟臟的窗戶、陽臺會影響我們的視覺。
?心得:我家陽臺是我的一個小的休閑區,閑暇時或休息日我總會泡上一壺熱茶在這里看書、聽音樂,曬著太陽小憩或是邀請一兩位好友暢談、品茶。
廁所:你的保護神。
一說到廁所我就會想到鄉下那種讓人掩鼻而入的茅廁,味道難聞還會有蚊蟲入侵。
一切從感恩開始:麥當勞的前任全球CEO查理貝爾的名言,“希望麥當勞的廁所比其他快餐店的廁所都干凈”,貝爾經常在高峰時間在門店外親自迎客,親自打掃廁所為員工示范,貝爾說:“他最寶貴的是年輕時擔任底層經理時打掃廁所時的經歷”。
我想大家一定有過,沒有去麥當勞吃快餐但順道去上過廁所的經歷吧。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反正我有。
排水槽:抓住幸福。
忙碌的人及時清理自己的包包,整理錢包,招來財運。
對于錢來說,錢包就像是一個小旅館。財神爺爺也喜歡住在干凈的錢包里。就像酒店和人的關系,錢包對于錢也是同樣的。比如住在一個必須要去的地方的酒店里,酒店的服務人員態度惡劣,環境又臟又亂;房間窄小,我們肯定不想再次光臨那里,如果遇上服務好,衛生條件環境好的酒店,我想我下次還會光臨。
心得:打造一個有人氣的錢包,整理出錢包里塞滿的票據和發票,丟掉只蓋了一次章的會員卡,用清潔劑清理錢包,把人民幣整整齊齊的放在里面。
清理好電腦和手機里的郵件,收件箱。
清除體內的毒素和脂肪(適當輕斷食5:2)
別在心里積攢灰塵。
掃除力中其實也包含了斷舍離,
兩者息息相關而又略有不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斷舍離:新的生活姿態
選擇和當下的自己相稱的物品,挑選和房屋裝修方格相稱的家居品,選擇與職業相稱的衣服,選擇適合自己的護膚品,食物和書籍,有一項長久堅持且保持熱情深入的興趣愛好。
看到這張圖,你有沒有發現自己也是舍不得丟東西的三種人的一種呢?
斷舍離:簡約生活從開始扔東西開始
(PS:用正確的姿勢扔東西)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購物時三思而后行
·不需要的東西就不接受
·只添置必需品
舍:舍棄多余的廢物
·收拾沒用的破爛
·賣掉、轉贈物品
·縮小喜歡的范圍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念
·脫離執念
·了解自己,喜歡自己
·心情愉悅
接地氣的日常生活中的斷舍離:如何斷舍離?
1.選擇小的區域來斷舍離,不要一次性貪多貪大,可以從一間臥室或一個抽屜開始。
2.區分收納和整理的概念:“整理收納≠收納房間”
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刷新一個基本的認知:“整理收納≠收納房間”!
(此圖片來源于網絡)
(此圖片來源于網絡)
上圖看似是整理好了的衣櫥,但是我敢保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有會混亂如初。僅僅是將衣服疊好,僅僅將衣服堆疊在一起并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剛剛收拾好了的房間總是一下子就又亂了”,我想這種情況一定也經常出現在你們的生活中。
真正的整理究竟是什么呢?
說到整理,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扔東西。其實整理并不是簡單的扔東西,而是決定物品的留存和取舍的行為。
一個有效的整理是建立在自己對待所持有物品的取舍標準上進行的。
首先要明確也就是你覺得什么樣的東西更有價值,這個有價值的因素會因人而異,沒有統一的標準。
顯而易見,整理成功的前提是建立起自己對物品獨有的判斷標準。這一步只有自己才能完成,所有的代勞都會變成無效工作。
很多人在整理時,面臨最大的挑戰是不知道怎么建立取舍的標準。
對于取舍困難戶,我為你準備了一份衣物取舍清單,如果有兩項符合,基本可以舍棄,有三項或者以上條件符合,可以大膽舍棄。
1、不再合身
2、變形、發黃、破洞等
3、一年沒穿過
4、穿著不舒服的
5、不喜歡的
有了以上幾點的提示,如果你覺得你生活也堆滿了雜物,那么可以從你的衣櫥開始,一件一件慢慢的點評你的衣物吧。有了這樣的分析,你一定會有更多對整理的理解哦~
我希望,我能過簡約而不簡單的生活,和喜歡的一切在一起。掃除力和斷舍離正是我自己喜歡的簡約生活方式,它讓我更理性的消費,讓我生活更方便,讓工作更高效,當舍棄的東西越來越多,我發現自己想要的東西越來越少,品質也越來越高。從現在開始,打開衣柜里面都是自己喜歡的衣服;不再每天早晨為今天要穿什么而苦惱;打開鞋柜,里面就是我想要穿而且舒適漂亮的鞋子;走進廚房,就看見干凈清爽的樣子;打開冰箱,就是自己喜歡吃的蔬菜、水果,這種感覺真的很棒。
(PS:這是我所喜歡的生活方式,大家的喜好不同、身份不同但不論你以何種生活方式來生活,都希望我們能給自己帶來一些美好的體驗和驚喜,讓房子變成家,讓家更成為你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