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澳大利亞,悉尼,我不曾到過,只在夢里遇見過。
那個國度,仿佛是所有文藝青年最向往的地方,當然也包括,王欣彤。
王欣彤,我的大學同學兼女朋友,也是工程系團支書,校廣播站站長。
她,不光人長得美麗,還多才多藝,一頭齊劉海,一身牛仔連衣裙,所有男生見了她,都不忘多看幾眼。
而我,在大一那年的圣誕晚會上,用一盞孔明燈,一條白色圍巾,順利成了她的男朋友,以至于寢室里的所有人,都說我走了狗屎運。
在后來的交往中,我常常問小彤,當初為什么選擇我,她說因為我表白的時間剛剛好,正好是她最想談戀愛的時候。
-2-
在這所諾大的校園里,流傳著一句話:千萬別跟20棟男生談戀愛。
沒錯,跟20棟男生談戀愛,如果沒有車,走路見個面都得半小時,搞得像異地戀一樣。
因此,表白后的第二天,我找最鐵的哥們小黑借了三百,跑到二手市場,狠下心買了輛電動車,從此,它成了我跟小彤見面最實用的交通工具。
跟所有大學情侶一樣,我們月初看電影,逛商場,買所有喜歡的東西,月末沒錢,兩個人躲在食堂角落,同吃一碗飯,依舊你一口我一口,情義濃濃,每天騎著車穿梭于校園之間,一路上廣撒狗糧,羨煞旁人。
日子過得飛快,很快來到了大四,所有人都開始規劃著各自的未來。
張穎,小彤的室友兼最好閨蜜,自從跟小彤好上了以后,跟她也漸漸熟悉了起來,每次小彤生氣不理我時,她都會悄悄告訴我小彤的消息,好讓我放心,因此,她也成了我跟小彤之間的秘密間諜。
那天午后,還在熟睡中的我,被張穎的電話吵醒,在宿舍樓下,張穎告訴了我一件事,這件事改變了我跟小彤未來的愛情。
“嘿,小彤昨晚跟我說,她家里人打電話過來,要她畢業了去澳大利亞留學,她很想去,但是不敢告訴你,你自己好好計劃計劃吧。”
張穎說完,轉身離開,只剩我一人,在九月的烈日暴曬下,傻傻發著呆,不愿相信聽到的一切。
-3-
一星期過去,小彤始終沒有告訴我,她要去留學的事情。
而我心里知道,小彤是個文藝青年,這輩子最喜歡的地方就是澳大利亞,現在有機會能去那里留學,她一定非常開心。
而我跟我們的愛情,在這件事面前,卻成了她最大的累贅。
于是,在那天傍晚,我們吃完晚飯,在操場散步時,我偷偷跟小彤說了個消息。
“小彤,我家里人叫我明年去澳大利亞留學,我不知道去不去?”
“啊,真的嗎?我家里人也有打算讓我去嘿。”
“真的,你想去那里嗎?想的話我們一起呀。”
“想啊,做夢都想呢,本來還不敢告訴你,現在你也要去,太棒了,哈哈。”
從那天起,小彤相信我也要去澳大利亞的事情,于是我們開始了留學的復習計劃。
我們一起考雅思,一起辦簽證,一起查詢悉尼的風俗,生怕到了那里出現文化沖擊,卻唯獨沒有一起登上飛往悉尼的航班。
-4-
一年后,大四畢業,正好到了留學的時間。
想讓小彤先去的理由很多,而我選擇了生病,慢性闌尾炎,必須在家里療養一星期才能出門。
小彤本來打算留下來等我,卻被我勸了回去。
登機那天,我在家里,把自己鎖在房間里,躲在被窩,哭得跟個智障一樣,不敢想象小彤登機的畫面。
小彤走后,我在學校BBS上發布了賣車公告,標價一百人民幣
兩天后,在宿舍樓下,我卻以十元的價格,把它賣給了同系的學弟,只因在我們討價還價時,他跟我說了句:“學長,我也不容易呀,買車是為了見我女朋友,這樣比較方便,你價格能不能低一點呀。”
我聽了,心像針扎了一下,又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好吧,支付寶轉十元給我,車你騎走。”
學弟付完錢,很開心,朝著女生寢室的方向揚長而去,只留下那熟悉的背影。
后來,小彤打了多次電話過來,問我什么時候病好過去,我始終推脫著,找遍了各種理由,其實那會,我已經開始在上海工作了。
時間跟空間上的差異,使我們漸漸失去了聯系,小彤也不再追問著我啥時候病好過去,就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徹底斷了聯系。
而我,在上海,拼命的工作,一刻都沒有閑下來,因為我怕閑下來,會不由的想起關于小彤的一切,會止不住思念的淚水。
-5-
后來,我過上了世俗的婚姻,沒能娶走愛情。
2016年,在家里人的催促下,我跟一個相親認識的女生結婚了,工作也從上海回到了福建老家。
時常會在夢里遇見小彤,在澳大利亞的春天里,在悉尼歌劇院里,她依然那么美麗,依然那么文藝,只是陪在她身邊的不再是我。
半夜從夢中驚醒,走到陽臺,一個人靜靜的抽著煙,想著跟小彤的過去,淚水不禁在眼眶打轉。
我不知道當初騙她到底是對還是錯,如果我沒騙她,也許她會為了我選擇留下,那樣我們就能永遠在一起,可是我知道,我不能這么做,因為我不想因為愛情,而束縛了她的夢想。
也許某些人的出現,只是為了填補我們生命的空白,然后轉身離去,留下無盡的回憶。
愛一個人最好的方式,是讓她更好的實現夢想,而不是被愛情所束縛。
也許,我選擇騙她,是于我,于她,于這段青蔥的愛情最好的方式。
澳大利亞的春天,我不曾到過,只在夢里遇見過,夢里的姑娘叫小彤。
~嗨,大家好,我是午后囈語,大四工程男,喜歡寫作,堅信文字也是有感情的符號。
如果覺得文章不錯,就請順手點一下“?”,或者關注一下再走。么么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