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船靜靜漂游在江中,所行之處不時有飛鳥略過,船槳劃過江水,在悠遠連綿的蒼山中重復著單調的嘩嘩聲,仿佛古剎里僧人虔誠的呢喃伴著木魚的敲打聲,亦如冬日里無聲的村莊隱約著飄起了雪。
坐在船頭,看著遠處的天,想起了家鄉。家里的天空也是這樣的明凈,也有瑰麗絢爛的云霞。想著想著,我哭了,在外的游子,即使面對著異鄉的美景,腦海中浮現的依然是魂牽夢縈的故鄉。故鄉會升起媽媽做飯時的炊煙,會有奶奶乘涼的背影,會隱約聞到爺爺的紙煙味,還會有爸爸寬闊的肩膀……
跋山涉水萬里而來,以為會流戀美景,享受自己的獨處時光。脫離家庭的束縛不正是多年來的期盼的的嘛。可是,真正處于無人可訴,陌生的異鄉,才會了解古人“月是故鄉明”“低頭思故鄉”“千里共嬋娟”的思鄉之情,那是一份思念,對親人的思念,對故土的熱愛,是生于斯,長于斯,歌于斯的惦念。
漫漫長路,晨霧彌漫,可遠方的家鄉,總有一戶燈光,為我而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