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是個讀書人,可惜被人打斷了腿,爬到酒肆求一杯酒喝,雖然欠的舊錢還未結清,也應允下次一并還了,這次——還是給現錢的。
我仍不知道“茴”字該有哪四種寫法,但好歹大家都知道讀書人的事不能算是偷。可我心里總不心安,我想天下文章一大抄,我不抄孔孟,也難脫李杜窠臼。惟愿自己抄的妙,讀書人不讀書人都能給我點個贊,便是竊喜。
后來我知道,讀書人應該是兼濟天下的,這是多么宏偉的藍圖,以致于我不敢率爾操觚,對著自己這張白紙躊躇反復,一不小心變成了涂鴉客。涂鴉歸涂鴉,我總想開創屬于自己的涂鴉流派,最后礙于人微言輕,心力渺渺,也郁郁作罷。
人之衰敗,莫有不遵循“白靴效應”的,所謂有人穿了雙白色的鞋子,十分愛惜,不讓她蒙塵。可是一旦稍沾污垢,便不會再愛惜,不久就會成為一雙黑鞋。于是我樂得自在,以認得幾個古舊字為榮,自詡讀書人。
讀書人的事,自然不離讀書,而讀書是極不易的。我是見過網上的達人、學霸,他們一年甚至可以吞噬幾百部書,然后大開大闔的羅列書單,以享后學。后學也不負眾望,紛紛表示大為受益,進步良多,于是兩邊其樂融融,齊頭并進。
可惜這不是事實。讀書人有博覽與專精,不專精不能博覽,不通所以的瘋狂看書,和暴飲暴食的人并無區別。當紅的網絡作家一年可以隨便碼字幾百萬,但能流芳的幾乎難覓蹤跡。一顆大樹,首先應當有粗壯的樹身,才可以任性的開枝散葉,讀書的道理不外乎是。
而那些反饋的讀者,也少有認真按著書單堅持閱讀的,好比走馬觀花,看盡繁華渾不是。再說的直白些,很多大部頭的書,你吞吞吐吐的讀完,比起那些只看過讀后感的人未必高超,甚至于是不如。
而那些膩歪人的書單,就像是一個高明或者徒有虛名的大夫開的一劑良藥,然后拍著胸脯說,普天之下,莫有不能適用的。你能從別人那里索取消遣的作品,而只有你自己才明白你需要的是什么,別人給不了你。
更說些傷人的話,一個讀書人何以會通過百度這些網站來求人推薦些書讀,大部分是扯淡罷了。別人愛讀的書和你愛讀的書本來就無牽連,讀些并不懂也不感興趣而別人說很有意義的書妄圖提升自己的逼格,不過是學了四種寫法,冷不丁斷了讀書的“腿”。
一個讀書人,不管讀了史玄儒道,或者是野史艷文,到底算是讀了點自己的書,能寫點自己肺腑。其實讀書人的事都不是事,渾然天成,灑脫沉溺。若偶有感悟,就算是賺了。持書如何事,本來無一物。
有自己的書,便可以推求旁人介紹雜書,渾渾噩噩的讀一下,以自己的道去理解揣摩,雖然未必符合原作者的心意,也算是有了一種不置可否的新意,不如是則不如不讀,滾去看幾篇大師的讀后感,效果是一樣的。
聽歌里唱“愛江山更愛美人,哪個英雄好漢寧愿孤單。。。壯志豪情四海遠名揚”,就這樣莫名其妙的結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