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逛雜記——九寨·夢開始的地方

你好不容易來人間一趟,不浪逛一場,多負春光。



-寫在前面-
嗨大家好?!独斯潆s記》是新開的一個小專欄,專門寫我的游記。好不容易來人間一遭,除了思考經濟學問題之外,旅行也是我一直以來的日常。開這個專欄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喜歡?

在潑灑漫天漫地陽光的大海邊,思念九寨。

海很開闊很美,海浪溫柔的一波波卷來,柔柔地漫過腳丫,不動生色地撫平辛苦半天寫在沙灘上的字。

或許是因為怕曬而放不開吧,帶著大大遮陽帽子,架著太陽鏡,穿了不透氣的遮陽衣遮住了專門為了來海邊換上的白色長裙。捂了一身的汗,也捂蔫兒了見到大海的激動欣喜。

天生怕熱。在沙灘上看著無數人像瘋了似的撲進浪里,默默想九寨。

去九寨是在七月初,天本就涼,又在那么高的山上,所以帶去那么多為了照相漂亮的裙子短袖根本沒用,一身牛仔褲厚襯衣在所有的照片里出鏡。雖然溫度低,陽光可不弱。在高原上離太陽很近,陽光潑灑地均勻細致,不似海邊這么肆意熱辣,而是溫柔的,明亮的。所以無論什么時候回想起九寨之行,都是一路溫涼,一路明亮。有康巴漢子帥氣熱情的笑臉,也有沉默駐守的雪嶺云杉。

九寨有很多旅程在車上度過,車上冷氣開很足,和外面的氣候真是搭調。司機估計是藏人,一路放著藏歌,開闊又爽朗。車窗很大,窗外是無盡的湛藍和鋪滿山嶺的蒼翠,有時云低的要垂在頭頂,有時又干脆車行云里,滿目白茫。山路拐了又拐,一會兒沿河同行,一會兒又和河隔山對望。路邊偶有小小山村,靜謐的,祥和的,男人們在山上放耗牛,女人們在田里耕作。彩色經幡迎風飛揚,不時出現在車窗外點綴一下藍白綠的高原風光。

一路上見到最多的原住民就是耗牛,身軀強壯四肢修長,披了厚厚長長的毛坎肩,有時自顧自悠悠然吃草,有時睜著黑亮的大眼睛溫潤地看著你,直直的,眨也不眨的認真。藏人很愛耗牛,我們去當地藏家吃藏餐的時候,藏家小伙說我們同團的一位長得高壯的先生'像耗牛一樣',大家開始都笑,后來聽導游說才知道,那是夸他呢!藏人認為長得高胖是力量與美的象征。

藏人也和耗牛一樣樸實,我們沿途經過一個藏寨,那里一個漢語說的好的卓瑪帶領我們,她講解了一些藏家風俗,然后說我們出去的時候如果都是笑著的話,他們村長在村口的房子里看著呢,我們都笑著說明她待客待的好,晚上...我們都以為她要說有什么獎勵什么的,結果她說,晚上村長會在村里喇叭表揚我十分鐘,到了年末,哪家卓瑪被表揚次數最多,就可以和村長出去旅游一次。我們都笑了,藏人們很少走出他們生活的地方,他們是那么渴望看看外面的世界,想起我們導游給我們講有一次她帶藏人團去海南,他們都穿著藏袍,在海邊都熱出痱子了也堅持不脫,等他們走的時候行李全部超重,他們買了好多好多東西,見什么都買,我們導游問為什么,他們說他們有幸能出來一次見到了海(他們很渴望海,藏區的湖泊都叫做海子),村里還有很多親朋好友沒有機會出來,所以他們要為那些人帶回些外面的東西。這樣樸實的藏人讓我們這些視旅游為常事的人感到莫名心酸,所以我們出村的時候,每個人都好善良地專門湊到村長窗前傻笑給村長看,哈哈,嘿嘿,呵呵。

從九寨回來后看了一本書,《走吧,張小硯》。記錄的是她從成都一路走到拉薩的旅程,旅程迫多艱辛,她也描寫的精彩動人,但更重要的是她一路走的多是藏區,遇到很多藏人,我看起來好親切好熟悉,就像在書中和老朋友相遇。

不知道以后還會不會再去九寨,但是我想,我會一直思念它的,還有他們。

而且,從那時起,我的夢想除了長白山之外,還有稻城。

——于日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