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人也許不寂寞,寂寞的人也許不孤獨。孤獨者可能享受孤獨 ,寂寞者卻恐懼寂寞。?
孤獨的人也許可以成就思想,而寂寞的人可能會制造故事。生命本孤獨,只要自己心里有愛。?
劉震云曾經在《一句頂一萬句》中說:“一個人的孤獨不是孤獨,一個人找另一個人,一句話找另一句話,才是真正的孤獨。”
每個人都有自己對孤獨獨到的理解,他也與生活息息相關、如影隨行。
孤獨是自成世界的一種獨處,孤獨是一種完整的狀態,所以,孤獨者是自成世界、自成體系,表現出一種“圓融”的高貴,他們沒有一個缺失的遺憾。寂寞是因為少人陪伴、少人關注,是內心的一種渴望交流與溝通,是獨自一個人就待不下去的寂寥。所以寂寞的人是非常感性的、想方設法的逃離寂寞。
孤獨并非是在自己心情壓抑,或者是失戀的時候出現的,那種感覺只是空虛和寂寞,稱不上是孤獨。孤獨是一種狀態,一種圓融的狀態,孤獨者都是思想者,并非是受到情欲誘惑責任束縛的那個別人眼中的人,那個自己展現給外界的人,當一個人孤獨的時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是一種可以寬納一切的精神狀態。古詩詞里多孤獨、現代歌詞里多寂寞,無可厚非,都是生活的打開方式,只不過現在更快捷、更簡單、也容易被大多數接納。
孤獨者,他面對的是真正的自己,人類的一切思想都源于此處。他大多數的時間都在觀察、學習出現的各種客觀事物,并且能夠從中得到無限的刺激和快樂。孤獨是靈魂的放射,理性的落寞,也是思想的高度,人生的境界。它沒有聲音卻有思想,沒有外延卻有內涵,孤獨是一種深刻的詮釋,是不能替代的美麗。能從忙碌中解脫勞頓,能在靜夜里獨對心靈,能在晨曦時思考未來,那是一種無法表達的玄妙,但是,這似乎多少與生活有些許脫離,這個世界不缺少智者,只是你沒發覺或者他沒表露。
孤獨者,不管他處于什么樣的環境他都能讓自己安靜并且自得其樂,哪怕他面對的是生與死。大多時候孤獨和寂寞互相交雜、傻傻分不清,所以有了那句“青樓滿座,只因人心寂寞”,還有那句“孤獨是一群人的狂歡、狂歡是一個人的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