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朋友圈,看到不少朋友曬出了公司年會、啟程回家的消息。回家過年,不少朋友對年年千篇一律的親友團聚、拜年送禮的模式感到厭倦。在前兩天,我的《我們為什么越來越害怕過年了?》文章里,不少朋友看后表示十分贊同,全然道出過年的種種焦慮。那么過年回家,除了被七大姑八大姨的催婚,我們還能做哪些事情,讓美好的節日體現更大意義?
1、高質量陪伴父母。
出門在外,一年和父母見面的次數屈指可數。有網友說,平時偶爾喝父母的通話和郵件,不過是杯水車薪,春節回家最重要的是重溫做兒女的感覺春節團聚。不讓無意義的串門、見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而耗費過多時間。
陪伴父母一起做家務打掃衛生、一起打太極聊聊天。了解當我們不在身邊時,父母的生活狀態,發現他們生活的空缺:父母的衣服被褥足夠御寒嗎?年紀大了做家務吃力嗎?適時添補御寒電器、掃地機器人、洗碗機……同時把在外打拼遇到的辛酸與快樂與父母一起分享,聽聽他們的心聲和期待,才是團聚的意義所在。
2、拜訪恩師。
過年回家,走親訪友,除了血緣關系的長輩,也不要忘了曾經教導我們的老師。小學、初中、高中,相信很多人成長道路上,都曾有幸遇到過用溫暖言語循循善誘讓你變更好的人。過年可以拉上當年的同窗知己,向恩師拜個年,說說這些年的際遇。人性格成長過程中,不少事情、很多回憶都會追溯到少年時代這一時期。在智者身邊,我們有機會接觸到不一樣的能量,從起點處啟發思考,既尊師重道的同時也能為未來發展提供了不一樣的思考方式。
3、約三五密友聊天。
我們反對以攀比炫富為目的的同學聚會,震耳欲聾的k歌、難以抗拒的酒席,心與心的交流卻甚少,只不過又充當了一回酒囊飯袋。無論是父母還是朋友,我們都提倡進行高質量交流,約上兒時的三五密友,一起聊聊這些年的過往:畢業后你去了何方、當年的夢想可曾實現,曾經一起玩鬧嬉戲、深夜臥談,我們之間的感情不摻雜炫耀、攀比,只真心實意希望你過得好。一席談話,補回我們之間多年的缺席。以前你們教會了我成長、以后的每個人生路口,也會有你們或遠或近的陪伴。
4、到當年的“老地方”逛逛。
我還記得,那年放學,我們背起書包一起來到巷子里的“秘密基地”,聊天、玩紙牌。
我還記得,春日的午后,我們一起翹課翻墻到校外的荒草地,坐在長著雜草的臺階上翻看隔壁班男生送來的信件。
我還記得,晚自習后我們一起玩的那家電玩城,還有學校門口的鴨血粉絲店。
嘿,一起回去逛逛吧!看看屬于我們的老地方如今是否變了模樣,是否還有十七歲的孩子來來往往。他們寒假補習又翹課的模樣像足了我們當年。
即使年輪和青春不能相認,也沒關系,我們帶上啤酒,到校門口小賣鋪買一堆辣條,對著老教學樓,干一次以前想干而又不敢的事。
5、給當年仰慕的女神男神發紅包。
很多人的青春記憶里,都住著一個閃閃發光的女神or男神。他們當年猶如一道風景線,緩緩從教室窗外走過。仰慕他們的人很多,平凡的自己也是其中一員。我們假裝不在意,卻又悄悄斜了眼偷瞄。深夜的臺燈下,面對成堆的題海,他們的身影在大腦中一閃而過,像燥熱夏日的一股涼風。
這些年,我們和他們或歸于平淡、或逆襲成功。無論后來如何,我們都銘記了青春里那個偶像般的身影。多年過去,我們早已擁有不同的生活。班級群里,大膽找到那個當年只夠仰望的頭像,給女神男神發紅包發個新年紅包吧!祝ta快樂安好,謝謝ta填補了我們的青春。
6、和小輩們談談心
網上流傳過一個段子:如果現在讓你給高中的你打個電話,你會說些什么?回看之前走過的路,免不了感慨那時很傻很天真。成長的路上總面臨很多困惑,很希望能有一個過來人,不是父母老經驗,而是年長幾年的哥哥姐姐,會了解我的想法,開解我的困惑。
家里的小表弟、小表妹或許現在也面臨著我們當年的狀況,他們困惑該選什么專業、怎樣面對朦朧的感情、處理家長的期待和自我的理想。如果可以,找個機會和他們談談心,不強勢、不做要求,只是通過分享過來人的經歷,為小輩提供具有參考價值的信息,讓他們多一些思考,少一些困惑。
7、重拾兒時的快樂。
還記得小時候過年的歡樂景象嗎?掃雪、包餃子、看舞龍、逛廟會,各地的民俗活動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趣味。兒時過年媽媽會帶著我到廟里上香,大家伙喜氣洋洋用扁擔、籃子挑著宰好的大公雞、年糕、餅干糖果,在新漆的菩薩相前上香燒紙,神婆婆在一旁念念有詞,“菩薩啊,你看XX一家今天特地回來拜神,你要保佑娃仔快高長大,大人出外賺大錢……”我們在一旁看著虔誠的神婆婆,覺得一切是那么有趣。一陣鞭炮過后,媽媽拿出拜拜的糖果巧克力分給我們兄弟姐妹,大伙一路笑嘻嘻走下山。
相信你的家鄉也有很多有意思的過年活動,在這個傳統民俗不斷簡化消逝的年代,趁機去多多感受,重拾兒時的歡樂吧!
8、看看家鄉的新變化。
過年在家,別老窩家里,像平時一樣上街逛逛。中國城市建設的速度日新月異,走走看看家鄉的新變化,新開發了哪些區域,哪些產業開始興起,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也有了哪些微妙變化,和工作的城市有哪些差距。對比的過程中,除了讓你更了解這片熟悉的土地外,或許還能發現新的商機!
9、掃貨家鄉的美味特產。
一年難得回家一次,身在外地一直想念哪些家鄉美味?那些想吃卻連淘寶都找不到的小零食。
春節的年貨市場是當地土地產的大匯集,趕緊,捉緊時間買買買!這次回家,我要我們當地的米花餅、炸鏈條、紅薯干都帶上,都是兒時眼巴巴盼望的美味。這些年在外雖然嘗過不少美食,但一想起這些小玩意,還是口水忍不住要滴到鍵盤上!我媽已經為我準備好了一大袋子,啦啦啦~
10、做義工
我有個朋友,每年放寒假回家,都會到返鄉服務站做義工。我們這是勞務輸出大省,一路很多從廣東一帶騎摩托車返鄉的農民工朋友。我朋友幾乎每年都按時報到,為過路的農民工提供飲料和食物。看著他朋友圈里穿著紅馬甲忙碌的照片,覺得特別有意義特別酷。
春節期間我們合家團聚,但也有很多人為回家而奔波,甚至有的人沒有家人陪伴、行動不便孤零零守著一間破房子。如果有條件,我們可以加入一些義工組織,用力所能及的力量幫助需要的人。
作者:孩紙燚燚燚(yì),別人故事里找自己的文字匠,娛樂的、八卦的、深邃的、古老的……盡在筆下游走,用文字記錄生活所思所想。
關注我,想和你一起聊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