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可以豐富人的知識,開闊人的眼界,陶冶人的情操,給予人智慧的啟迪。最近,我讀了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魯迅先生寫的《故鄉》。
《故鄉》這本書,講的是魯迅少年時期一個名叫閏土的朋友的故事。魯迅回憶小時候與他一同玩耍的閏土,是勤勞勇敢,見多識廣的。“他見人很怕羞,唯獨不怕我,沒有旁人的時候,便和我說話,于是不到半日,我們便熟識了。”但二十多年后,當魯迅再次回到故鄉時,那時的閏土,已經不再是原來的樣子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這我知道,在海邊種地的人,終日吹著海風,大抵是這樣的。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手里提著一個紙包和一支長煙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閏土分明地對魯迅說:“老爺······”
此時,魯迅知道,他和閏土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們的身邊是不是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呢?小時本是要好的朋友,長大后卻因社會上的種種差異,而丟失了少時那份寶貴的友情。友誼,是無論何時也不能割舍的。我們應該把友誼堅守下去,直到永遠。友誼是最美好的禮物,友誼長存,生活才會幸福快樂!
劉泊致(11歲)
于2017年4月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