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壞情緒來敲門,你會怎么做呢?
是讓它領著你走,還是讓它住進冷宮?
這由得你來選擇。
《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
這是心理學大師埃利斯的代表作,如果你不想被他人他物牽著鼻子走,那么這本書很適合你。
給大家分享書中的三個精華內容,分別是? 識別壞情緒,壞情緒的來源與調教壞情緒。
? ? ? ? ? ? ? ? ? ? ? ? ? ? ? ? ? ? ? 1.識別壞情緒,
壞情緒分為四種,生活中經常遇見,出現任何一種,都有可能占據你的理性,導致你無法好好工作與溝通。
過分煩躁包括緊張,沮喪,焦慮,擔心受怕,比如你在重要的面試中,緊張到說話顛三倒四,毫無
邏輯可言,手都不知道放哪里好,再比如,對空降來的領導很抵觸,一向他匯報工作就開始心煩意亂,走神。請注意,此類情緒會讓你受制于這些事與人。
過分生氣包括憤怒,氣的發瘋,戒備,比如你最近的學業非常繁忙,快考試了嘛,每天狂寫卷子,也自己化身海綿源源不斷的吸收新知識,復習,壓力特別大,某天,閨蜜一個勁CALL你去逛街,你一下子就火大了,對這電話那頭的她就大聲喊到,誰都跟你一樣這么閑?
過分抑郁包括無精打采,垂頭喪氣,郁郁寡歡,戀人提出的分手,發小毫無征兆的不再聯系,考試
失利。整日以淚洗面,沉溺其中,不可自拔,誰說都不聽,沒精神看書,學習,感覺誰都在嘲笑你。過分抑郁就是看不開已經發生了的事,非得自己給自己添堵。
過分內疚包括悔恨,懊惱,自責,比如正在奮戰專升本的小陳,某次模擬考試沒考好,分數出來差
到爆,就狠狠責備自己沒別人用功,沒有全身心投入復習,覺得自己對不起支持自己的人,懷疑自己不是讀書的料,走在路上都覺得別人在看自己的失利,過分內疚其實是對自己進行攻擊,自己先把自己搞垮了。
怎么判斷自己的情緒是不是過分和過度了呢,作者說,大多數情況下,你都能自己識別出自己是否反應過激,有時候,你只是不愿意承認,心里是明白的。
壞情緒的來源心理學上慣用ABC模型來解釋情緒的產生,
A(誘發情緒的事或人)………→B(我們對A的觀點)………→C(我們的情緒)
A是誘發性的事件或者特定的人,具體指天災人禍和日常的煩心事、麻煩事、決定和難相處的人,
它可能是單個事件也可能是一系列禍不單行的事件。
C是在A處發生的具體情形里,你的感覺和你的行為,其實也就是那些過分的負面情緒,以及這些
負面情緒所帶來的舉動
B則是你對A的觀點信條。大多時候我們產生壞情緒都試著去改變A,抱怨A,抗拒A,覺得必須
是所處的環境有所改變,我們才能開心起來,才能去做得更。可實際上,我們忽略了一個事實,正
在影響C的不是A而是B。我們要努力改變自己對事物的信念和看法,而不是外在的人或事。
沙漠中迷失的兩個人,都只剩下半瓶水,小D心想這下慘了,只剩半瓶水了。小T心想,太好了,
還有這么多水。結果,小D倒在離綠洲不到500米的地方,小T憑著半瓶水走到了安全區。
再比如,跟朋友一起拍照片,她發朋友圈的只P了她自己的,如果你心里想著她怎么這么自私,我
好丑啊,一天的好心情瞬間降到零點。如果你心里想著,大家都知道她現實是什么樣子的,我就當一回陪襯,轉身就可以忘了,做自己的事去了。
所以說面對同樣的問題,產生什么樣的情緒,完全取決于自己呀!
絕對化思維
絕對化思維是把自己困在一個信念的極端里,“我必須成功”,“我非做好自己不擅長的事不可”別人必須對我
好,所有的事必須按我要的結果去,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會發生什么你心里很清楚。
避免方法是,認清自己是普通人。
概念化思維
概念化思維是用一件或者幾件事來評價一個人,片面化的批判一件事。比如,男朋友剛剛兇我,是不是不愛我了,我哪里有錯。對方沒接我電話,一定有貓膩,使出絕技奪命連環CALL。概念化就好比你買了本書還未拆封就開始評判它太理想化,不現實,同事朋友請你舉例子,你支支吾吾的講不出來,請嚴肅的告訴自己沒全面了解是,別妄下定論。
糟糕化思維
糟糕化思維是你把什么都看成了災難,非常害怕,你的思維模式就是“萬一……怎么辦”?“要是......就死定了。比如,
萬一我落榜了,就沒前途了。萬一他不喜歡我了,就再也找不到對我這么好的了,把事情糟糕化,陷入狼狽境地。其
實沒什么萬一,有也不怕,除了生死,其它都是小事。
對于這三種非理性思維要保持警惕,一旦出現,馬上進行調整。
最后,我們來總結一下今天的分享,當壞情緒來敲門,你要怎么辦呢?
第一步,馬上內省我是否反應過激了?思考為什么的時候,火氣其實已經撲滅一半了。
第二步,用ABC模式分析下,思考自己的信念是否被絕對化,概念化,糟糕化所感染了,至此,基本上回到了正軌上,找到理性的解決問題的模式
第三步,給自己一個絕對安靜的空間,想想是否有更好的選擇,比如做不到其實也是可以接受的,或者是還沒壞到不可挽回的地步都是能補救的。
總之,你的情緒,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活得越理性,才能拆掉思維里的墻,跳出這個圈子。
分享到這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此文參考剽悍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