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本書》06次作業@空空

# 空空-日期160223-第六章 一本書的分類 閱讀感受

### 四個收獲

1. 分析閱讀的規則一: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讀的是哪一類書,而且要越早知道越好。最好在你開始閱讀之前就先知道。

2. 知與行的區別: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如果我們想做些什么,應該怎么利用它。

3.理論和實用的區別:質疑某件事的有效性是理論,而質疑任何事的目的,卻是實用。

? ? ?理論性的作品是在教你這是什么,實用性的作品在教你如何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或你認為應該做的事。

4.理論性作品會被分類為歷史、科學和哲學等等。

? ? 歷史就是紀事,在處理一些發生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的真實事件。歷史學家要遵守說一個好故事的規則。

? ? 科學面對的事可能發生在任何時間、地點的事。科學家尋求的是定律或通則,科學家會從他特殊經驗的結果作舉證。

? ? 哲學比較像科學,不像歷史,追求的事一般的真理,而非發生在過去的特定事件,哲學家會以人類的共通性作例證。

? ? ?判斷是科學還是哲學得有效依據:如果一本理論的書所強調的內容,超乎你日常、例行、正常生活的經驗,那就是科學的書。否則就是一本哲學的書。

### 三個感受

1.閱讀該部分時比第一次閱讀時思路清晰,閱讀起來很流暢。

2.作者確實是十分婆媽的人,在描述每個內容時從不同角度重復論述、對比、類比、舉例來說明觀點,深怕讀者看不懂。

3.從本章開始講分析閱讀,開篇就講一本書的分類,再次說明分類的重要性。管理上的分類分層可以提高投入產出比,知道書的類別,才可以采取相應的方法閱讀。

### 二個改變

1.以后看書時認真看書名,并判斷書的類別。

2.努力就知識變成實用,不僅“知道這是怎么回事”,還要明白“如何利用學到的知識”。

### 一個行動

認真聽永澄老師的分享,看看永澄老師又放什么大招。


# 空空-日期160223-第六章 一本書的分類 聽課感受

### 四個收獲

1. 分析閱讀的規則一對圖書進行分類要越早越好,這個早是指在檢視閱讀時就要分類,即分類屬于檢視閱讀能力。如何運用規則一就是檢視閱讀五步法-看包裝、看整體、看細節、下判斷和粗閱讀。

2.分類過程-分類的細節。分類的關鍵要素有對象、我和分類標準。分類的過程就是我初步分類對象X,并按照分類標準背后的規則來確定下一步行動并執行。

3.分類標準如果較多,應該采用清單進行管理,否則很容易失敗。

4.分類前置的重要性。管理效果公式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問題在解決之前必須對其進行分類,管理的基礎就是分類。分類的核心目的就是定位,定位的核心目的就是根據定位選擇相應的策略和原則。

### 三個感受

1.自己閱讀時非常粗淺,好多重要信息并未發掘出來,如從書名分類方法的流程就沒有留意。

2.永澄老師在閱讀時帶著懷疑的態度,專家不一定總是權威的。書中的內容和表述方式不是金科玉律,有些內容和邏輯順序都是可以進一步探討、重述和提煉的。

3.永澄老師還是一如既往的放大招,分類這種看起來很簡單的事其實并不那么簡單,分類的細節流程讓我張大嘴,瞪大眼。

### 二個改變

1.遇到問題先分類。

2.運用從書名發現歸類的流程方法。

### 一個行動

將電腦桌面進行分類整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