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往常一樣習慣性的打開微信,翻了翻朋友列表,忽然看見一個好久都沒聯系的老朋友,我的第一反應并不是想立刻給她發消息或打電話問候一句。而是我的思緒被帶回了高中時期,又掀起我一陣回憶的浪潮。
01
我第一次認識她是在高三的那一年,因為她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所以她從小一直都是在外地上學。直到高三她為了參加高考才回來,高考有規定,必須要有本地戶籍才能參加考試。
我還記得她在班上做自我介紹的時候很羞澀,只是簡單的說了幾句話,平時她也是屬于比較文靜不怎么愛說話的人。所以我開始和她的接觸也并不是很多,見面也只是禮貌性的微笑問好。
02
我們班上的英語成績不是特別好,但是她的英語卻非常厲害,老師也經常表揚她。我在語法方面特別薄弱,所以我有時間就問她一些語法問題,她也很耐心的和我講解,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發現她其實是一個特別熱心的女孩子,漸漸地我們也成為了好朋友。我們下課經常約在一起上廁所,久而久之我們去上廁所也能上出一種默契來,我們在一起感覺有聊不完的話題。
高三本身壓力就特別大,每天還有許多寫不完的試卷,背不完的書,有一個人偶爾能陪著說說話也能緩解暫時的壓力。有時我們也會在教室的走廊上背背書,然后互相抽問。背得厭煩了就對著遠方的天空訴說著我們對未來的期盼,訴說著未來的夢想,同時也夾雜著我們對未來的迷茫。似乎我們說出來夢想就會實現,我們就不在迷茫了。而事實是……
03
高考過后,她和我一起去學校填了自愿,等待快要開學時她突然發信息告訴我,她決定不讀書了。她覺得自己沒有理想中考得那么好,選擇的大學也不是自己心目中的那一所。我以為她會選擇去復讀,重新追逐她的夢想,可她卻選擇去其他的城市打工。我特別不能理解她這個決定,和她說了很多,可她依舊堅持她的選擇,最后我也只能尊重她的選擇。
事實上她考得比我要好,只是她心中要求的分數線太高了。我最后的決定是繼續讀書,我不相信高考就決定我以后的一切。就這樣,我們的聯系也漸漸變少了,我們都在各自的生活里忙碌,在時間的角落里彼此遺忘。
04
我看了看她的微信頭像,想發一條信息過去問候她一句。打開微信對話框,編輯好信息又反復的修改,遲遲不敢按發送鍵,生怕自己突如其來的問候,會變成一種無辜的打擾。
我猶豫了很久,最后還是決定把我編輯好的信息發送給她。我問她:“最近過得好嗎,”等過了好久之后,她回復我三個字“還可以”。面對這簡單的三個字,我心里有很多想對她說的話又咽了回去,開始明明有很多事情想和她分享,可最后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最害怕空氣突然變得安靜,害怕就連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尷尬。
最近我在微信上看到一篇文章叫“你先忙,不用回我了”,看到這篇文章題目就感到有點莫名的心酸,我在想難道現在都是一個流行“忙”的社會,忙得連一點人與人之間交流,聯系的時間都沒有了。我看完文章內容后,給作者留言,說起了我和這位朋友之間的事情,沒有想到那個作者居然回復了我,他說:“過去的朋友已經不適合現在的你了。”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很久都沒有回過神來,我不停的在心里反問自己,難道友誼也會褪色嗎?難道友誼也會像天氣一樣說變就變?可最終也沒有得出一個答案。
曾經說過要做一輩子好朋友的人,現在不見了,曾經約好一起上廁所的同學,現在也不知去了何方。曾經終將是屬于曾經,我們從陌生人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最后在繞了一大圈之后又回到了原點,成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不過我還是要謝謝你,謝謝你從我的世界路過,謝謝你路過了我的曾經。即使最后你變成我生命的過客,也依然感謝曾經與你相識過。
米蘭·昆德拉曾說過:“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我們都不擅長告別。”我以前覺得這句話特別傷感,可后來仔細想想,如果我們從來也沒有遇見過,那么連說一句再見的機會都沒有。所以也感謝遇見,感謝生命中遇見的每一個人。